【简介】:
明·申时行书。纸本。草书。凡四行,共六十二字,每行字数不一。1375×30cm。苏州博物馆藏。
【赏析】:
明代行草大盛。文人书家多以笔法多变“居动以治静”的行草抒情达意。直吐心光。明代中期书家推崇和追求的基本是导源于东晋二王的书风,申时行的笔下也自然带有这个特徵。
书贵自然。这首七律诗爲申时行自作。书自作诗,不像抄录他人之作那样常或多或少带有笔迟神滞的弊病。所以此轴首先给人的感觉是自然淸雅之极。行笔悠然自得,笔锋动势不大,而使转轻捷灵妙,牵引适度,收束自然,点画柔中寓刚。细细品来有从《十七帖》脱化的痕迹,同时又明显地漾溢着明代中期行草潇洒雅逸的气息。个别字还有翩然秀活的章草意味。字和体势多颀长魁伟,仪态善变。有的字作了伸缩变形的破体处理,而无不归爲中心。整体效果看还是属于平和婉畅的基调。
申时行虽未跻身于书坛大家之列,但他学养浩深,笔下充满谙熟笔墨后方形成的文雅的书卷气。反覆观之,流畅而生动的笔致,静与动天然和谐。表现出一种谦和静逸的艺术审美心态。比起同时代一些书家怒张跋扈的大写意狂草来倒像是一首令人心旷神怡的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