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唐·杜牧大和八年(834)书。墨迹本。麻纸本,四接。行书。四十六行,三百二十二字。28.2×162cm。前隔笺有宋徽宗泥金书签“唐杜牧张好好诗”。曾钤有“淸燕斋”、“严氏书画之印”,“乾隆”、“嘉庆”、“宣统御览之宝”等鑒藏印。曾经宋宣和内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淸梁淸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宣和书谱》、《平生壮观》、日本《书道全集》等着录。上海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有影印本。
【集评】:
明董其昌《容台集》:“樊川此书,深得六朝人风韵,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牧之,亦名家也。”明顾复《平生壮观》:“牧之此诗,纸墨颇佳,书欲成舞。”淸吴升《大观录》:“笔法厚重,有唐明皇《鹡鸽颂》姿态。”淸杨守敬《学书迩言》:“疏散不立格,然自是别裁。”
【赏析】:
唐代行草书都以行笔运动的流畅、肯定爲基调,《张好好诗》却离开了这条线索,以致在唐代书法中似乎找不到它适当的位置。
《张好好诗》用笔不细緻,但在线条转折处,却使人感到那些大动作—控制笔锋的基本要领,是被作者十分小心地去完成的。例如,线条弯折处的弧线因此而变成有稜有角的折线—这使人想起电影中的慢动作镜头。字结构也不精緻,熟悉王羲之系统行书风格—如《圣敎序》—的人们,很容易指出它衆多的失误,然而不能否认,在大轮廓上—也就是在一种远距离的审察中,它很好地把握了王羲之字结构的神理,而这种细部的偏离,倒使它避免了一种模仿之感,同时大效果的相近更使人们欣赏时心理上又不致失去前代杰作的支持;章法上,由于各字笔画不相联属,局部看来连贯性不强,但就整体来看,各字的连接、空间节奏的变化,都自然而流畅。—总之,细部的疏略与宏观上的精到,成爲这件作品引人入胜之处。
前人称这件作品“深得六朝人风韵”(董其昌)。由于笔法的起止推移没有被完全包裹在线条内部,因此它成爲理解唐人与晋人笔法传承的重要资料。一九六七年,新疆出土的“论语郑玄注残卷”是一位九岁的孩子所写的,但某些笔画圆满厚实,绝非后代书家所能做到。这裏反映了一个时代通行的用笔习惯对技巧的影响。
《张好好诗》的某些笔触(如“沈”字右上、右下角的折笔),使我们联想到这件残卷。两者的联繫提醒人们注意,一件独创性作品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个时代所提供的支持。《张好好诗》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杰作,但是对于唐人来说未必如此。这件作品虽经《宣和书谱》着录,但直到明末,由于董其昌的推崇,才爲世人所重,近八个世纪的沉寂,收藏者的珍秘自然是原因之一,但是不是也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原因:在唐人墨迹还很容易得到的年代(如五代至北宋),人们感到杜牧对技巧的把握并未超出唐人一般水平,而仅仅停留在对前人并不熟练的摹仿阶段?—这种看法未必公允。这件作品精神上的独特性是那样明显。历史的距离感使我们能更爲凖确地判断一件作品在艺术史上的价値。当然,事情的另一面是,由于我们时代的风格和审美理想已成爲审美感受潜在的背景,我们容易夸张另一个时代轻而易举地获得的东西的独创性。或许,一位赏鑒者不妨像库恩那样,有时也学着从那个时代所给予的认识基础和感受基础出发,重新进入作品,从另一个入口进入作品,在另一幅背景前展开我们的审美感受。(库恩:《必要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