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宋·黄庭坚书。纸本。草书八行,行书一行。34,
7×48.7十20.9cm。《石渠宝笈初编》着录。故宫博物院藏。刊于《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五)。
【赏析】:
今草用笔妍雅,舒展流动中处处有回翔之势(如王羲之的草书);狂草结体奔放,线条急促腾跃而少顿挫之感(如怀素的狂草)。黄庭坚的草法独有创造,似乎在于旣努力
捕捉狂草稍纵即逝的奇妙构造,又精心蕴酿笔意轻重疾迟的灵气,有今草与狂草相容相发的品味。黄庭坚草法的特点,还表现在节奏感强烈,善于繁简的操纵。
《杜甫寄贺兰铦诗》虽不属长篇大章,但形式完满,起伏合调,精彩小令,英风袭人。首句“朝野欢娱后”,落笔精魄充沛,一气呵成,虚实处理,虽随势而生,自然适度,但细细推敲,也有一番奥妙。“朝”与“欢”二字,皆左重而右轻,“野”与“娱”字,又右重而左轻,如此参差交错,自然生成一种节奏。最后一“后”字,轻展渺去,余韵袅袅。在此一行中有四处引带,也是三实一虚,而且引带的线条富于变化,无雷同重複之感。这些均应视爲作者高超的功力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尽善尽美的发挥;第二行“乾坤震蕩中”开首二字,虽有迟缓之势,但“坤”字末笔悬针极有力度,与下一“震蕩中”的节奏形成对比。“震蕩中”三字,势如渴猊奔泉,线条盘曲黝纠,
尙不致轻滑流俗。如此分析,以下数行皆有佳妙可道,观者不妨一试。
黄庭坚的奇宕处还在于繁简的自由把握。试举第四行“作白头翁,几”爲例。前四字笔势如高天阵云,造型极爲自由虚浩,尤其“翁”字化繁爲简,组成了警策而新頴的结构。而“几”字,则繁複周旋,似乎要把以上简省的笔墨,全部再用在此一字身上。由此“几”之一字,构成了一个新的世界,来尽情表露作者心底的情愫。当然,作者挥毫的节奏感,是以诗句爲段落的,所以到“翁”字自然作一小节。那么处于另一节奏的开始,而又只能作一个字单独处理的“几”字,就更难于安排了。黄庭坚的高超处,即在于让“几”字成爲一个新的单元。在保持“几”字线条自有疾迟之外,还以繁实承接以上的简虚,创造了对比强烈的音乐感。
黄庭坚笔力和矫健猛峭是得之于他的行书。然而,他的草法的线条更爲刚中寓柔,没有行书点画的斩钉截铁,沉厚积重,却有一种老辣生涩之感,咄咄逼人,使观者紧张。草书难于严重,而黄庭坚甚得之。
此帖的题目也别具一格,“寄贺兰铦”,字纯以行楷题出,与草法逈然相离。这可以看爲黄庭坚对正文创作是处于一种极度的激奋之中。他手不停挥,急促而忘己地完成了短曲的弹奏,他可能顾不及曲外余事。当他完成了创作之后,再需书写题目时,他结束了兴奋,反而以淸醒的笔法写下了“寄贺兰铦”四字,这是一种形式上的追补,可以游离于整体曲章的,犹如报幕者的一声介绍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