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作者不详。纸本。行书。凡二十一行,每行字数不一,俱爲人名。一九七二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一六九号墓出土。新疆博物馆藏。刊于《书法丛刊》策十一辑。
【赏析】:
此《僧尼财物疏》显然是下层俗体行书,高昌又远离中原,地处新疆吐鲁番,因此,其书法明显地反映出僻远地区的保守与落后。自二王行草书变革,含蓄圆转,潇洒飘逸的行书爲世所重,至唐则更甚。虽然二王的行草书取之于民间俗体,但经贵族文人的雅化与规範化,无论格调和审美层次上,都比原来的民间俗体要高,这是书法艺术的进展和昇华。然而产生于唐的高昌写本《僧尼财物疏》却还停留在行书起始的初级阶段,浓厚的隷书笔意和简牍艺术的遗留,在风格上很像前凉的李柏文书,甚至更古朴,偶尔有几处似是而非的楷书八法的笔划,透露出一线进步成熟的信息。由此可见,自由随意的民间俗体在打破冲决旧正体的规範束缚时,表现出其进步意义。然而,当完成其历史使命,即产生新的正体或自己本身被雅化和新的规範化后,还停留在原来水平,则是一种落后的表现了。
然而,今天看来,此《僧尼财物疏》又不失爲一篇绝妙的书法作品,古拙随意,天然巧成,由于其是处于行书变革发展初期的风格,旣有旧隷、简的遗意,又有新的萌芽,产生似是而非、不伦不类而包罗万象的艺术效果,这是一种特殊的风格,其使人耳目一新的原因在于他的“不伦不类”是对任何一种规範书体的突破或背道而驰。表现出自由随意的意味,其审美价値正基于此。而且,这种“不伦不类”表现出一种稚拙天眞浪漫的趣味,就如成人回味童年趣事,虽然觉得可笑而笨拙,但同时又觉欣慰,回味无穷。《僧尼财物疏》的审美意义正在于艺术上的归眞还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