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宋·眞德秀书。纸本。行草书。尺牍一则。凡十二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九十七字。28.1×36.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四)。
【集评】:
明王鏊《震泽集》:“眞西山先生书似草草作,谛视之有非草草者,虽不全用晋人笔法,而亦不出于法之外。胸次高,故落笔便自不同。”
【赏析】:
眞德秀是宋代一位较有影响的文人,他不但文章好、诗词好,而且精通书法。从这帧行书尺牍中,我们可以淸楚地看到,眞德秀的书法从唐而来,又直追晋人,并且深受杨凝式《韭花帖》的影响,尤其讲究用笔的严谨和法度,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这件作品,简静精敛,纤劲疏秀,于平正中见险绝,秀媚中见遒健。笔致沉朴却又妙得自然,而且字字疏朗,似繁星闪耀,可以说是一件举重若轻,从心所欲,经营而又不见斧凿痕迹的佳作。
在字体大小、结构疏密和布局谋篇等关係的处理上,这帧尺牍是颇具新意的。例如在字的结构安排上,基本倾向于笔画少的写得粗些,以求其密;笔画多的写得细些,以求其疏。由于作者追求的是一种空灵疏朗的意趣,所以在笔画的处理上势必要作出相对的艺术安排。这主要体现在“撇”和“竪”的变化上。作品中的主笔“竪”和“撇”都很重,且藏锋收尾,稳而有力,使得其疏秀的格局和连翩飞扬的字形相映成趣,谐调一致。
眞德秀不守陈俗,大胆创新,打破了古人写字在字与字之间和行与行之间相隔不太远的章法布置,把字间与行间大胆拉开,从而形成了上下左右空旷疏秀的新章法,使整幅作品呈现出黑白分明,虚实相映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