眞草千字文(书法)

眞草千字文(书法):

【简介】:

陈、隋间智永书。眞迹本,或以爲后人摹写墨迹纸本。眞、草二体间行书。行十字,共二百零二行。竪24.7cm。日本日下部鸣鹤所藏《眞草千字文》墨迹传爲智永所书。另有石刻本,世称关中本,今在西安碑林。

【集评】:

宋米芾《海岳名言》:“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淸梁巘《承晋斋积闻录》:“隋楷莫佳于智永《千字文》。今世所传《乐毅论》、《黄庭经》诸帖,皆不如《千字文》。”“书法自右军后当推智永第一,观其《眞草千字文》圆劲秀拔,神韵浑然,已得右军十之八九,所去者正几希焉。”淸刘熙载《艺槪》:“陈僧智永尤得右军之髓。”“永禅师书,东坡评以‘骨气深稳,体兼衆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则其实境超诣何如哉?今摹本千文,世尙多有,然律以东坡之论,相去不知几由旬矣。”

【赏析】:

智永的这件千字文,是楷书和草书并举的作品。楷书与草书在表现手法与风格上有很大的不同,一般说楷书较工稳、严谨,草书较自由、活泼,把这两种不同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很不容易。而在智永的这件作品裏,却实现了这二者的有机结合。他写的楷书,在工稳、严谨中强化了自由、活泼的成份。用笔扁侧,起笔落笔锋芒毕露,结体的疏密、大小、精细等变化很大。他写的草书,在自由、活泼中强化了工稳、严谨的气质。同样像楷书一样用锋扁侧,但不任意地连绵,而是连中多断;不任意地扩大或缩小字的外形,而是尽量地平均;不任意地造成奇正不同的姿态,而是不偏不激,起于平稳。可以说楷书是草书的雏形,草书是楷书的昇华。不论是楷书还是草书,都有着工稳、缓慢而又空阔、疏朗,淸俊典雅而又自由、活泼的美感特徵。

为您推荐

大乘妙偈碑(书法)

大乘妙偈碑(书法):【简介】: 北齐石刻。无年月。隷书。二十行,行二十八字。其上有小隷书三十六行,行十一字,字迹较漫漶。左右侧各五行,行三十五字。额篆书阳文:“佛呼心声大乘妙偈刻石千记怖见闻益法住”六行十八字。《中国..

金刚般若经(书法)

金刚般若经(书法):【简介】: 北周摩崖刻经。无年月。体在隷、楷之间,兼有篆、草笔意。自“佛言善男子”起,至“无生法忍”止,共十行,行四十八至五十字不等,末行六字,共八百五十余字,字径四十至六十公分。石在山东邹县小铁山。..

慕容士建等造像记(书法)

慕容士建等造像记(书法):【简介】: 北齐武平二年(571)六月刻。正书。三十一行,行八字。《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慕容士建等造像记》结体方正疏阔,用笔倔强曲拗、多骨而微肉,转折处不作明确的楷法提按,採用虬..

高昌写本急就篇(书法)

韩永义等造七佛宝堪碑(书法)

韩永义等造七佛宝堪碑(书法):【简介】: 北齐天统三年(567)三月立。正书。十九行,行十六字。右题名四列,列六行。左题名三列,列六行。上像旁题名四人。石在河南偃师城西义井铺北,流传国外。《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赫连子悦墓誌(书法)

赫连子悦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齐故侍中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左僕射吏部尙书太常卿食贝丘县干赫连公墓誌》。北齐武平四年(573)十一月刻。隷书。三十六行,行三十六字。68×69cm。盖阳文篆书“齐开府僕射赫连公铭..

高僧护墓誌(书法)

高僧护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齐故通直散骑常侍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常卿高君墓誌铭》。北齐武平四年(573)十一月刻。隷书。十五行,行十六字。40.8×40.3cm。河南安阳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