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全称《大唐三藏圣敎序》,亦称《慈恩寺圣敎序》。凡二石,唐永徽四年(653,《序》十月、《记》十二月)刻。李世民撰,褚遂良书,万文韶刻。《序》正书。二十一行,行四十二字。后石刻记: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敎序记》,唐高宗李治撰,褚遂良书。正书。二十行,行四十字。文右行。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与大雁塔下。宋搨本十五行“波涛于口海”之“涛”字淸晰无挖凿痕。上海书画出版社、北京文物出版社有明搨影印本。
【集评】:
宋董逌《广川书跋》:“褚河南书本学逸少,而能自成家法。然疏瘦劲练,又似西汉,往往不减铜筩等书,故非后世所能及也。昔逸少所受书法有谓多骨微肉者筋书,多肉微骨者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河南岂所谓瘦硬通神者邪。”
明汪砢玉《珊瑚网》:“婉媚遒劲,波拂处蜿蜒如铁线。”
明盛时泰《苍润轩碑跋》:“《三藏圣敎序》世传二本,余尝评之,以爲王书如千狐聚裘,痕迹俱无;褚书如孤蚕吐丝,文章俱在。”又“褚河南书在唐人中极爲富艳。”又:“所谓瘦金书者,此其权舆也。”
淸包世臣《艺舟双楫》:“河南《圣敎序记》其书右行,从左玩至右,则字字相迎;从右看至左,则笔笔相背。噫!知此斯可与言书矣。”
淸杨守敬《学书迩言》:“褚河南《雁塔圣敎序》,昔人称其如烟袅晴空,最善形状而书断则云:如美人婵娟,不胜罗绮。嗤爲浇漓后学,爲轻佻者痛下一鍼,然自是承学之误。”
【赏析】:
褚遂良虽和欧阳询、虞世南同列爲初唐四大家,但他的年辈较晚。他的父亲褚亮与虞、欧两位书法家十分友善。这样褚遂良便从欧、虞那裏得到了极好的书法养份。他的书法近学欧、虞,远溯二王,兼收魏碑,容纳汉隷,有条件集前人书法之大成。集古生变,锐意出新,形成褚家面目。此《雁塔圣敎序》正是其优秀代表。
此碑爲褚遂良五十六岁时所作。这时褚遂良书法风格已其本形成。与早年的作品已大相逕庭,多了些变化,多了些生气,多了些韵味,爲其晚年的成熟老道之作。已从早年那种稚拙方整,变爲典雅纤细。从这裏我们不难看出魏晋至隋唐书法发展的轨迹。细观此碑,用笔方圆兼施,渗入隷法,并以行书入楷,运笔流利飞动,犹如入空灵无迹之境。书者巧妙地将虞、欧融爲一体,又加入了浓厚的隷味,使笔画粗细有变,方圆有度,旣瘦劲飘逸,浑穆圆润,又绰约多姿,和谐自然,韵味无穷,似有千斤之力。结字于紧密中求变化,中宫收紧,四方散开,舒展大方,落落有致,俯仰有情。章法疏朗,若字裏金生,行间玉润。结体比欧虞舒展,用笔比欧虞含蓄,气韵直追二王,却又都是褚家法。旣不是欧字的险劲,也不似虞体的浑厚,的确是自家的淸俊飘逸。有法而无法,法爲我用,这正是褚遂良的高妙处。怪不得此碑一出,临摹者衆多,一时成爲风尙。
欣赏此碑,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尤如聆听一曲优美典雅的抒情曲,使人心旷神怡,悠然自乐。我们眞要感谢褚遂良,虽是皇帝的文章,却也书写得那样自然和谐,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使人们在庄严肃穆之中似乎获得了一种大自然赋予的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