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单刻帖。《兰亭序》爲东晋王羲之书于永和九年(353)。此刻传爲唐欧阳询据王氏眞迹临摹(或曰鈎勒)上石。因北宋庆历年间发现于定武(河北正定县)而名,又曰“兰亭定武本”。《定武眞本》有二,一爲元柯九思藏本,署签《定武兰亭眞本》,故宫博物院有影印本;一爲元独孤长老藏本,曾归元赵孟頫并先后题跋十三则(淸乾隆年间遭火,残存三小片,十六残行,六十余字),日本《书道全集》(十七)刊入。此外,出自《定武》的兰亭序有十余种,皆不甚佳。
【集评】:
明文徵明跋《定武兰亭》:“世传兰亭刻石,唯定武本爲妙,然古今议者不一,故有聚讼之说。”淸朱履贞《书学捷要》:“然世之言《兰亭》,必推《定武》。《定武》爲欧阳临本,飘扬俊逸,旷绝千古,岂其眞书遽尔若此哉!”
【赏析】:
《兰亭序》传爲王羲之爲一次文人春禊(古代的一种节日)时的诗酒之会所作的序文,虽然对这篇文章是否爲羲之所作,其书是否爲羲之手迹,在淸代就有不同看法,建国后又曾有过一场《兰亭》眞僞的大辩论,最后是各持己见,未有定论,但《兰亭序》从古代就被讚爲“天下第一行书”却是不用争论的。再有一点也是不用争论的,那就是今日所见的各种《兰亭序》都非原迹,或是双鈎塡廓之摹本,或是据帖临写的手本。而其中最有名也是最早的乃是唐人的临、摹本。定武《兰亭序》相传是欧阳询的临本。在唐四家临摹本中,冯承素摹本据说是最接近原貌的,因爲冯承素并不是个出名的书家,其《兰亭序》又是用先鈎轮廓再塡墨的方法製成的,所以认爲不会太失眞,冯承素又是唐太宗的宫廷内臣,所以人们就传说冯是受唐太宗之命鈎摹《兰亭》而分赐衆臣的,那当然也就一定是据羲之眞迹而摹的了。其实这种说法根据并不足,但冯本与传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临本比起来确实要活泼而自然得多。虞、褚、欧的临本则不免显得安閑一些,同时又“间出己意”,掺进了临者自己的笔法。与冯本相比较,定武《兰亭》体现了不少欧阳询的笔法是显而易见的。从整体上看,定武本减弱了笔划粗细的对比,冯本中纤细灵巧之笔在定武本中被改变爲圆劲厚实;冯本中大小参差的字之安排在定武中又被摆布得更加“规矩”一些,那种流盼传情的风韵也变得有些端庄起来了。而这些恰恰体现了欧书质朴的特点。至于从细微的点划上看,冯本多露锋,定武多敛锋,若一鈎、一撇、一横、一捺,冯本多以尖笔挑剔出之,起笔顿按明显,定武则多以藏锋钝笔而成,顿按则含蓄其内,这与欧阳询质实的书风正相吻合。若将冯本与定武本相比较,一潇洒,一凝重;一活泼,一庄重,趣味是不相同的。但欧阳询毕竟又是“临书”,而不是自己创作,所以,王字的淸朗秀逸之气依然是其主导风貌,这样,欧阳询“掺以己法”临出的《兰亭序》便凭添了一种柔中见刚的独特风味。或许这正是定武本在唐人临写本中最爲着名的主要原因。
定武本《兰亭序》历代重刻本极多,宋搨本在明代时已极可贵,而宋刻本中,以“湍、带、右、流、天”五字未损者尤珍贵。本帖是元代赵孟頫所收藏的宋刻本,虽是损字本,但在宋刻本中却也算是上乘精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