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全称《帝主元氏法义三十五人造弥勒像》。北魏孝昌二年(526)九月刻。正书。记三行,首行十五字,次行十七字,三行十三字。后题名十行。在山东历城黄石崖。旧揭石尙完好,今已残缺,只余题名一小块。《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运用尽于精熟,规矩谙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孙过庭《书谱》中的这段赞语,我们大胆地移赠给《元氏法义三十五人造像记》这位穷鄕儿女,而尤其对“潇洒流落,翰逸神飞”特别讚许。此作一扑入眼帘就分外感人,扣动心弦,直觉印象极佳,再细细观赏,笔画飞动,潇洒大方,很有纵横捭阖的大家气度,张扬的尽量张扬,敛聚的收而不拘谨。在潇洒的许多作品中,不少书家失去了厚度而飘飘然,还有因一味纵笔而剑戟峥嵘,但此碑依旧是沉雄中显飞动,飞动而不失稳健,如“银”字,导之如泉,顿之如山,同样称得上风樯阵马,痛快淋漓。从神态上看,此碑是生气勃勃,跳宕不息的。作者书写时心手两畅,纸墨相发,纵笔远远疾速于其他魏碑,而每一笔的末端是作者留心刻划的,尤其是撇捺两笔是作者书写时的重点,作者很熟练又有信心地表达它,可谓淋漓尽至,那种飞扬的神态,都由此而罄露无遗。
刘熙载云:“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此碑正是有这样的骨气,裹挟着让人震撼的呼啸,久久地扣响着人们的心弦,时隔一千四百余年,雄风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