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东巡登琅琊而立。传李斯书。石旧在山东诸城县琅琊台,后移置山东省博物馆,一九五九年移置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石高129cm,宽67.5cm,厚37cm。小篆。四面环刻。泐甚,仅西面十三行八十六字淸晰。爲秦刻石最可信的一种。上海书画出版社《秦铭刻文字选》收入。台湾大衆书局出有影印本《泰山琅琊台刻石》。《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收入。
【集评】:
淸康有爲《广艺舟双楫》:“《琅琊》秦书,茂密苍深,当爲极则。”杨守敬跋云:“嬴秦之迹,惟此巍然,虽磨泐最甚,而古厚之气自在,信爲无上神品。”
【赏析】:
《琅琊台刻石》与《峄山刻石》、《泰山刻石》,同爲秦篆正体,从书风的整体面貌上看,它们有很多相同或相通的地方。这一方面是由于刻石颂德的功利倾向,力求作品书风的茂密与巍然,用来昭示大秦帝国一统天下的煌煌功绩;另一方面,也是秦朝统一文字的标凖,所以它们皆不失工整严谨的作风。但从微观上看,三者又各有特点。与另外二刻相比,《琅琊台刻石》的用笔,除藏头护尾、中锋运行、宛转而周到外,更表现出了活泼的特色。笔画行进的轻重、缓急,都有明显的流露。特别是笔画端部的处理,更注重内在力量的裹藏与呼应,所以总给人一种动的感觉。《琅琊台刻石》活泼的意趣还表现在它的结体上。例如左右两部分的合体字,错落布置,形成对比,有的还造成险势,显得多彩多姿,而又不失对称与均衡。
小篆书体,与隷、楷、草不同,它是一种沉稳的美、内在的美,故难于活泼生动,因而书写要求就更高。要达到这一点,必须在一些笔书的微妙处理中,追求它内在势能的积聚与转换。唯如此,才能求得气通,才能求得变化。《琅琊台刻石》在此点上,爲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