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台刻石(书法)

琅琊台刻石(书法):

【简介】:

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东巡登琅琊而立。传李斯书。石旧在山东诸城县琅琊台,后移置山东省博物馆,一九五九年移置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石高129cm,宽67.5cm,厚37cm。小篆。四面环刻。泐甚,仅西面十三行八十六字淸晰。爲秦刻石最可信的一种。上海书画出版社《秦铭刻文字选》收入。台湾大衆书局出有影印本《泰山琅琊台刻石》。《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收入。

【集评】:

淸康有爲《广艺舟双楫》:“《琅琊》秦书,茂密苍深,当爲极则。”杨守敬跋云:“嬴秦之迹,惟此巍然,虽磨泐最甚,而古厚之气自在,信爲无上神品。”

【赏析】:

《琅琊台刻石》与《峄山刻石》、《泰山刻石》,同爲秦篆正体,从书风的整体面貌上看,它们有很多相同或相通的地方。这一方面是由于刻石颂德的功利倾向,力求作品书风的茂密与巍然,用来昭示大秦帝国一统天下的煌煌功绩;另一方面,也是秦朝统一文字的标凖,所以它们皆不失工整严谨的作风。但从微观上看,三者又各有特点。与另外二刻相比,《琅琊台刻石》的用笔,除藏头护尾、中锋运行、宛转而周到外,更表现出了活泼的特色。笔画行进的轻重、缓急,都有明显的流露。特别是笔画端部的处理,更注重内在力量的裹藏与呼应,所以总给人一种动的感觉。《琅琊台刻石》活泼的意趣还表现在它的结体上。例如左右两部分的合体字,错落布置,形成对比,有的还造成险势,显得多彩多姿,而又不失对称与均衡。

小篆书体,与隷、楷、草不同,它是一种沉稳的美、内在的美,故难于活泼生动,因而书写要求就更高。要达到这一点,必须在一些笔书的微妙处理中,追求它内在势能的积聚与转换。唯如此,才能求得气通,才能求得变化。《琅琊台刻石》在此点上,爲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啓示。

为您推荐

靑川木牍(书法)

靑川木牍(书法):【简介】: 一九八〇年在四川省靑川县郝家坪秦墓出土。木牍46×2.5cm。古隷。墨书。三行,百十九字。背面字四行,漫漶不淸,约三十余字。木牍书于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现存四川省靑川县文化馆。《中国美术全..

秦律十八种简(书法)

秦律十八种简(书法):【简介】: 《秦律十八种》简,爲云梦睡虎地秦简之一,书写于战国未年,古隷。《云梦睡虎地秦简》、《书法丛刊》十一辑等收入。 【赏析】: 平心而论,秦简的艺术价値和趣味绝不在汉简之下。从书体言,秦简当属..

羌钟铭(书法)

羌钟铭(书法):【简介】: 战国时期韩国器铭。河南洛阳太仓出土。钟共有五,五器铭文同,此其一也。钟铭字与字之间有方界格。搨本。大篆。钟钲阳、阴各四行,行八字。共三十二字。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收入。 【赏..

诅楚文(书法)

陈纯釜铭(书法)

陈纯釜铭(书法):【简介】: 战国时期齐器。出土于山东灵山衞。搨本。大篆。七行,共三十四字。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文物出版社《商周靑铜器铭文选》(二)收入。【赏析】: 胡小石《书艺略论》承刘师培《论书..

石鼓文(书法)

石鼓文(书法):【简介】: 也称《猎碣》、《岐阳石鼓》、《陈仓十碣》、《雍邑刻石》等。爲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之一。无年月。刻石年代历来争论很大。有秦襄公(公元前770—766)说(郭沫若):文公(公元前765—716)说(震钧..

封诊式简(书法)

封诊式简(书法):【简介】: 《封诊式》简爲云梦睡虎地秦简之一。书写于战国末年,古隷。《云梦睡虎地秦简》、《书法丛刊》十一辑等均收入。 【赏析】: 《封诊式》以风格论似可分爲两类,此爲其中之一。这部分作品体势倾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