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山汉简阖庐(一)(书法)

张家山汉简阖庐(一)(书法):

【简介】:

湖北张家山出土。爲兵家着作。隷书。30—33×约06cm。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藏。刊于《书法》一九八六年第五期。

【赏析】:

汉初,楚文化在长江流域的书法中有很大的市场,张家山汉简《阖庐》(一)即是楚人的作品,其中“也”、“大”等字以及一些偏旁、转折处的写法都足以证明这一点。

由于秦始皇的书同文字和汉承秦制、以秦书八体敎授学童、考课官吏的法律制度之普及执行,小篆字体做爲标凖的正体通行于社会上下,隷书字体做爲辅助性的日常用字也取得了与小篆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它们都是官方规定的秦文字,六国遗民必须遵守。可是,以往的书写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根除乾凈,这样就出现了西汉早期古隷书法中反映六国人书写习惯和审美观念的作品,近年在湘、鄂、鲁、皖等省出土的早期简帛书古隷即是。当然,不同风格的交滙撷取、渐次归一的情况也是十分淸楚的。

《阖庐》(一)最先送入人们眼帘的,是它那浑厚凝重的整体气韵,和楚人书法的潇洒空灵已经有所不同。儘管如此,书者还是在很多具体的写法中展示出楚国遗风。例如,“日”、“田”一类的字形偏旁均以先左下、后右上的回环交互来结构字廓;横画多用重按疾出式的弧曲线条来表现圆润、犀利和洒脱,与楚简帛书的风格颇相类似;长垂和左右飘拂拖曳的笔画无论长短轻重,都是楚国浪漫主义精神的体现,云梦睡虎地秦简书法不见这种形式。物极必返,矫往过正,隷变在解散篆法的过程中选择了与篆书体美学特徵很不相同的立足点,《阖庐》古隷可以对此做出很好的解释。

为您推荐

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书法)

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书法):【简介】: 一九七二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的两座西汉武帝初年的墓葬(约距今2100年左右)中发现。一号墓出土竹简计四千九百四十二枚(3000号以后多爲仅存2—4字的断简)。其中《孙膑兵法》四百四十..

居延纪年简(书法)

居延纪年简(书法):【简介】: 居延出土的纪年简,多达一千余枚。上自金关遗址出土武帝天汉二年简(公元前99),下至甲渠候官和金关遗址均有出土的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简(32)。从昭帝至王莽时期的年号简,基本上是运续的。王莽到..

居延纪年签(书法)

居延纪年签(书法):【简介】: 三枚纪年签。隷书。木质。其书写年代和规格,分述如下: 1.西汉成帝建始五年签(公元前28)。10.7×2.7cm。 2.西汉成帝阳朔五年签(公元前20)。12×2.5cm。 3.西汉成帝鸿嘉二年签(公元前19)。10.2..

居延甲渠候官五凤二年名籍简(书法)

居延甲渠鄣候谊简(书法)

居延甲渠鄣候谊简(书法):【简介】: 约书于西汉中期。隷书。一九七三年在居延甲渠候官出土,现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该简係首次发表。 【赏析】: 本简书风用墨敦厚凝重,而结体对比强烈。“甲渠”二隷範庄严,时在西汉中期..

麃孝禹刻石(书法)

麃孝禹刻石(书法):【简介】: 也称《麃孝禹碑》。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淸同治九年(1870)宫本昂等在平邑访得。今在山东博物馆。隷书。两行。右行“河平三年八月丁亥”八字;左行“平邑侯里麃孝禹”七字。李文田、康有..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书法)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书法):【简介】: 一九七三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绢本,隷书。帛书有整幅和半幅两种。整幅的每行七、八十字不等,半幅的每行二十至四十余字不等。湖南省博物馆藏。刊于《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