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

    刘因 :

雄州容城(今属河北)人。刘因家族世为儒家。高祖、曾祖曾做过金朝吏员,家庭曾与金朝皇族完颜氏联姻。贞祐南渡(1214),其祖父刘秉善举家南徙,逃避河南。其父刘述曾跟随金末名士杨恕学求学。北返容城后,因时局动荡,不乐科举,锐意读书,天文、历数、阴阳、医方等无所不通,尤其嗜好性理学说、史学著作。交游皆天下名士,名闻燕赵间。元朝时期定为儒户,应荐举短暂做过武邑县令,后辞归居家。数代业儒的家世对刘因产生了巨大影响。刘因天生早慧,并受到良好的教育,3岁识书,日记千百言,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随后跟随真定教授砚弥坚,与同学滕安上为同舍生佼佼者。砚弥坚与赵复均以江汉理学名家的身份被招致北方授徒,传播理学,刘因也在此期间得以接触程朱性理之学。砚弥坚评价其“经学贯通,文词浩瀚,当为名儒”(苏天爵《静修先生刘公墓表》),故《宋元学案》将其列入“江汉别传”一脉。在此之后,刘因完全认可了程朱理学,认为邵、周、程等人学术至大至精至正,而朱熹“极其大,尽其精,而贯之以正也”(宋濂等《元史》卷一百七十一)。思想学术也从经学章句转变到性理学说。18岁即有承继道统大志,作《希圣解》,以“天地间一清才”的身份自期“希贤、希圣、希天”。在文学上也期待与建安、盛唐时代人物相比肩,同时还有传统儒家兼济天下的抱负心,积极入世,期望建功立业。30岁之后,由于出身布衣,仕进无望,又不愿由吏或经荐举入仕,选择了在乡里收徒教学的生存方式,自称曾为“十年小学师”(刘因《和饮酒第十》)。其教授生徒摒弃为科举之用的经传疏义、习写律赋等方式,而侧重传播理学思想,声闻河北地区,公卿名士往来拜谒者众多。至元十九年(1282),因不忽木推荐,太子真金征招刘因入朝,授予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之职,在宫中太学教授近侍子弟。不数月,因丁母忧辞归,以教书清贫居家。至元二十九年,再次因荐为元世祖征聘,授以集贤学士、嘉议大夫,而因疾重辞。翌年,国子助教吴明上书欲荐刘因为国子祭酒,而刘因于不久因病逝世。刘因选择隐居生活方式的原因,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不如此则道不尊。”(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官方在其死后给予了高规格的表彰:“赠翰林学士、资德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宋濂等《元史》卷一百七十一)所编著有《四书精要》30卷、《小学四书语录》及《易系辞说》,诗名《丁亥集》5卷,文集10余卷。生平参见苏天爵《滋溪文稿》卷八《静修先生刘公墓表》、《元朝名臣事略》卷十五、《元史》卷一百七十一。

刘静修(刘因)像

为您推荐

李祁

李祁 : 茶陵(今属湖南株洲)人。元统元年(1333)中左榜进士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历任婺源州同知、江浙等处儒学副提举、杭州路推官、南台监察御史等职。江南兵乱,茶陵陷落,李祁隐居永新,数次遭遇乱兵,几乎殒命。..

刘壎

刘壎 : 江西南丰人。刘壎少负伟略,聪敏好学,博览古今,在宋末与同乡谌祐俱有诗名。年三十七而宋亡,绝意仕进,隐居乡里18年。元贞元年(1295),摄南丰州学正。至大四年(1311)受臧梦解举荐,迁延平路儒学教授。皇庆二..

刘辰翁

刘辰翁 : 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幼年丧父,家贫力学。理宗景定元年(1260)至临安,补太学生。景定三年廷试对策,因触忤权奸贾似道,被置进士丙等,由是得耿直之名。后因亲老,请为赣州濂溪书院山长。度宗咸淳元年(1265)..

陆文圭

洪焱祖

洪焱祖 : 歙县(今属安徽)人。洪焱祖自儒官起家,年二十六授平江路儒学录,调浮梁州长芗书院山长,转绍兴路儒学正,又调衢州路儒学教授,擢处州路遂昌县主簿,经四转,以休宁县尹致仕。洪焱祖践履纯笃,为政清慎,其善政..

睦州诗派

睦州诗派 : 睦州为隋唐地名。隋仁寿三年(603),以新安故城置睦州,治新安县。宋宣和间改称严州。辖境相当于今浙江桐庐、建德、淳安县。睦州诗派是一个由唐经宋延续至元末的诗派,其名首见于谢翱《晞发集·睦..

柳贯

柳贯 : 门人私谥“文肃”。婺州浦江(今属浙江)人。大德四年(1300)以察举为江山县学教谕,仕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柳贯弱冠从金履祥治经,学术承金华朱学一脉。后又执弟子礼于方凤、吴思齐、谢翱,而与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