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 :
1922~1926年,早期共产党员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沈泽民、李求实等人提出了初步的“革命文学”主张,认为判断革命文学和革命文学家的标准,是能将现社会的缺点、罪恶、黑暗写出来,并能激发人们为之斗争。1925年5月,《文学周报》发表了沈雁冰的长篇论文《论无产阶级艺术》,提出用无产阶级艺术取代民众艺术。
随着在政治战线和军事战线领导中国革命的深入,无产阶级需要提出自身鲜明的文学主张,进行“文学上的方向转换”,从初期“混合型的革命文学”推进到正面提倡“普罗列塔利亚文学”。创造社除了继续发行《创造月刊》《洪水》外,还创办了《文化批判》。太阳社先后出版有《太阳月刊》《海风周报》《新流月刊》等。1927年底开始,创造社成员、太阳社成员、语丝社成员,以及新月派的梁实秋等人,围绕革命文学的定义以及革命文学作者与题材问题,展开了革命文学论争。创造社和太阳社的成员指出,全人类的社会改革已经来到,革命的知识阶级应该对旧的生活样式和意识形态进行扬弃,把五四以来的“文学革命”变革为“革命文学”。他们以阶级标准划分文学作品,认为鲁迅是“有闲阶级”的“趣味文学”的“老人”,是一个“时代落伍者”。同理,两社的成员认为只要阶级分化及对立还普遍存在,任何事物都摆脱不掉阶级的印记。所以“革命文学”是“以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产生出来的一种斗争的文学”“它的主人翁应当是群众,而不是个人,它的倾向应当是集体主义,而不是个人主义”。李初梨提出了引起广泛争议的“文学宣传论”,尤其强调文学的阶级功能和宣传作用。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中他认为,不管是哪一阶级的人,都可以参加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关键是看他的动机,是为“文学而革命”还是为“革命而文学”。阶级意识成为了衡量作家能否愿意转向的标尺。“革命+恋爱”公式与“标语口号化”作为革命文学创作中两种主要倾向,风行于1928~1932年间的中国文坛。阶级评价标准的绝对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偏颇也引发了梁实秋等人的不同意见。
1930年3月2日,在中国共产党中央直接推动下,“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筹备小组成员为鲁迅、郑伯奇、沈端先、钱杏邨、冯乃超、蒋光慈、柔石、冯雪峰等12人,成员40余人。这标志着为期两年的“革命文学论争”告一段落。左联的行动总纲领参照了苏联“拉普”和日本“纳普”的纲领和宣言。要点是:①我们文学运动的目的在求新兴阶级的解放。②反对一切对我们的运动的压迫。左联成立后陆续出版的刊物有:《拓荒者》《萌芽月刊》《北斗》《文学月报》等。经过左翼作家努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主要文艺论著,在30年代基本上介绍到中国来了。现实主义是左翼作家遵循的创作方法,几乎也是左联作家从事文学批评的唯一标准,对“三民主义文学”“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展开了批判。此外,左翼作家与“论语派”作家就“幽默文学”,与京派作家就“和平静穆”美学观也展开过论辩。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从文学的阶级性出发,要求作家走出个人情感的狭小天地,描写涌动在工人农民间的无产阶级战斗意识和重大现实题材,塑造工人农民集体形象,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马克思文艺理论解释了由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换的社会基础及历史必然性。同时,人物形象塑造概念化和“标语口号化”倾向影响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整体艺术成就,对40年代解放区文学及“十七年文学”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