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语大词典》 :
作者麻合穆德·喀什噶里(生卒年不详)。大约11世纪中叶生于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的喀喇汗王朝王室。据俄国突厥学专家巴托尔德考证,其父侯赛因可能做过王朝巴尔思罕的可汗,后在宫廷政变中被杀。麻合穆德·喀什噶里侥幸躲过大清洗,逃亡他乡。他在中亚各地收集突厥各部的语言和文化资料,筹划编纂一部突厥语辞典。大约1074年,经多年收集、归类、整理、研究后,在巴格达完成了《突厥语大词典》的编写工作。他在序言中不无骄傲地说:“我走遍了突厥人的所有村庄和草原。突厥人、土库曼人、乌古斯人、处月人、样磨人和黠戛斯人的韵语完全铭记在我的心中……在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索之后,我用最优雅的形式和最明确的语言写成此书。”他还明确地说自己是鉴于当时突厥人在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巨大,为了促使阿拉伯人学习突厥语而编纂此书。因此,他使用的是阿拉伯文,并把辞典献给当时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哈里发澳布尔卡西姆·阿布杜拉,希望通过这位哈里发向阿拉伯人推广。
《突厥语大词典》共收7500余辞条,介绍了喀喇汗王朝时代突厥人的政治、哲学、经济、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习俗、民风的基本形态和成就。书中作为例证所撷取的文学作品十分丰富,包括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其中引用的民歌、谚语、格言有数百条,集中体现了古代维吾尔族人的智慧和文学创造性。丰富的民歌资料有猎歌、战歌、季节歌、仪式歌、挽歌、情歌等,在记录、保存和传播维吾尔族及突厥各部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也因此成为研究维吾尔族及突厥各部文学的重要史料。
《突厥语大词典》写成后,虽经辗转传抄,但匿迹很久,直到1914年才被重新发现。发现的抄本是1266年左右由穆罕默德·伊本·艾布·拜克尔·艾布·艾毕法赫依抄成,现存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图书馆。这是迄今发现的唯一抄本。1939~1941年,土耳其学者刊布了阿拉伯文影印本和土耳其文译本,引起世界突厥学界的重视。此后专家学者对它进行了翻译和研究,并编纂了索引。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1983年出版现代维吾尔文译本。民族出版社2002年出版汉文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