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诗派

桐城诗派 : 与“桐城文派”相对应的诗流派。形成于清乾隆、嘉庆时期。以桐城姚鼐为主要代表。姚莹序《桐旧集》称:“窃尝论之,自齐蓉川给谏以诗著有明中叶,钱田间振于晚季,自是作者如林。康熙中,潘木厓先生是以有《龙眠风雅》之选,犹未极其盛也。海峰出而大振,惜抱起而继之,然后诗道大昌,盖汉魏六朝三唐两宋以及元明诸大家之美无不一备矣。海内诸贤谓古文之道在桐城,岂知诗亦然哉。”最早指出了桐城诗派的存在,并说明了姚鼐的贡献,其后吴汝纶复指出:“方侍郎顾不为诗,至姚郎中乃以诗法教人,其徒方植之东树益推演姚氏绪论,自是桐城学诗者一以姚氏为归,视世所称诗家若断潢野潦不足当正流也。”(《桐城吴先生文集》卷三)再一次肯定了姚鼐在桐城诗派中的地位。姚鼐论诗以“熔铸唐宋”为宗旨,其矛头所向主要是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同时也兼及沈德潜为代表的格调派。他又接受其伯父姚范之说,提倡学习黄庭坚,以为如此不仅可以药性灵派轻浅之病也可救格调派肤廓之弊。但学山谷诗也易流于槎枒、枯瘠,因此,姚鼐又主张兼而取法李商隐之绮密。其诗论对于其后的梅曾亮、方东树、曾国藩以及近代宋诗派和清末同光体都有较大的影响,其诗歌创作,也在实践上为一脉相承的桐城诗派打下了基础。

为您推荐

西昆派

西昆派 : 形成于清光绪末年的诗流派,以李希圣、曾广钧、曹元忠、张鸿等为主要代表。该派专以李商隐为宗,与宋初西昆体相仿佛,故名。在清代最早提倡李商隐的是钱谦益。但钱以“转学多师”为原则,学古面较广。其..

唐宋兼采派

唐宋兼采派 : 或称河北派。形成于清同治、光绪间的诗流派,以河北张之洞为领袖。汪国垣称“近代河北诗家,以南皮张之洞、丰润张佩纶、胶州柯劭忞三家为领袖,而张祖继、纪钜维、王懿荣、李葆恂、李刚己、王树枏..

后吴中七子

后吴中七子 : 本名吴中七子,以与此前王鸣盛、钱大昕、王昶等“吴中七子”同名,故改称后七子。为清嘉庆、道光间吴派词人群体,指戈载、沈彦曾、朱绶、陈彬华、吴嘉洤、沈传桂、王嘉禄等七人。道光二年(1822),时..

南湖九子社

惊隐诗社

惊隐诗社 : 一名逃之盟。诗社。清初在江南松陵(今属江苏吴江)创立。顺治七年(1650)已有社集活动。主盟者为松陵叶继武(桓奏)。社员有:归安范风仁(梅隐)、沈祖孝(雪樵)、陈忱(雁宕),嘉兴颜俊彦(雪臞)、朱临(载..

清末四大词人

清末四大词人 : 指清末词人王鹏运、郑文焯、朱祖谋、况周颐。王氏最先致力于词,因其大力倡导词学,奖掖后辈,著名词人文廷式、朱祖谋、况周颐等均受其教益,故推为四家之冠。他力尊词体,尚体格,提倡“重、拙、大..

小兰亭社

小兰亭社 : 诗社。清初华亭(今松江)曹氏(原籍嘉善)所创立,社员为同宗十二人(一说十六人)。主要成员有:曹谿,明诸生,入清弃去,著有《谷香》、《花啸》等集;曹勋,字允大,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礼部右侍郎,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