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园新村之行

梅园新村之行 : 散文。郭沫若著。发表于1946年8月《萌芽杂志》第1卷第2期。收于《沫若文集》第9卷。写作者在南京时访问周恩来的经过,表现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文章从环境写起,“四处都闪耀着狼犬那样的眼睛”的梅园新邨,唯30号的周公馆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春意的“绿洲”。公馆的客厅里雨纹石的“宁静、明朗、坚实、无我”,正是主人革命精神的象征。周恩来同志不避艰险,生命的三分之一是在谈判中度过的,他日夜操劳,“有终日不眠的时候”。然而,从他眉宇、眼光、谈吐,仍可以看出他“对于任何艰难困苦都不会避易的精神,放射着令人镇定、也令人乐观的毅力”。作者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用极朴素热情的文笔,再现周恩来当年的革命形象。文章立意伟丽雄浑,感情深沉而凝重。

为您推荐

养花

养花 : 散文。老舍著。发表于1956年10月21日《文汇报》。文章以通俗、亲切的语言,如诉家常地叙说了作者养花的经历和乐趣,表露了他的生活情趣。作者说,“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这就颇得养花的“真谛..

松树的风格

松树的风格 : 散文。陶铸著。发表于1959年2月28日《人民日报》。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议论性散文。文章通过赞美松树的风格,勉励青年们要养成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新人,以加速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者从我国古诗文中赞颂..

《师说》解

《师说》解 : 杂文。廖沫沙著。发表于1959年1月20日《人民日报》。作者首先肯定韩愈《师说》中“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耻相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同时指出,韩愈所指责的“师道尊严”的观..

石油城

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

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 : 散文。曹靖华著。发表于1961年9月1日《人民日报》。作者通过自己过去的亲身经历和鲁迅的一些有关趣事,说明穿着不当在旧社会不仅遭白眼,甚至“还会招祸”。文章写作者少时从家乡到县城读..

庐山面目

庐山面目 : 游记。丰子恺著。发表于1956年10月4日《文汇报》。收于《缘缘堂随笔集》。本文副题为“庐山游记之一”。文章先写对庐山的最初印象,其中借用《桃花源记》的词句,突出庐山犹似桃源仙境。从窗口眺望庐山面目..

秋夜

秋夜 : 抒情散文。巴金著。发表于《文艺月报》1956年第10期。收于《巴金散文选》下册。是作者为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而写的抒情散文。文章通过作者的真实感受和丰富想象,刻画了鲁迅先生的高大形象,表现了他的伟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