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文学 : 军事题材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在当代文学创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五六十年代,军事文学产生了一大批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持久艺术生命力的优秀作品,如《保卫延安》、《红日》、《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苦菜花》等长篇小说和王愿坚、峻青、茹志鹃、刘真等人的短篇小说。但是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经过十年浩劫,当代军事文学陷入了老主题、老人物、老故事、老手法、老语言的一套模式中。新时期的军事文学以《东方》、《湘江一夜》、《我们的军长》、《足迹》等作品为开端,打开了军事文学的新局面。一批致力于军事文学创作的部队中青年作家,重视反映当代军旅生活,揭示新时期军队内部的矛盾,塑造崭新的军人形象,产生了《西线轶事》、《天山深处的大兵》、《最后一个军礼》、《女炊事班长》等有影响的作品。此后,军事文学迅速发展,思想深度和艺术风貌令人耳目一新。《射天狼》、《敬礼,妈妈》、《高山下的花环》、《晚霞》、《白云的笑容和从前一样》、《啊,索伦河谷的枪声》、《山中,那十九座坟茔》等作品,掀起了军事文学在新时期的一个高峰。和建国初17年相比,新时期军事文学坚持开放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努力探索、创新,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和美学品格。不再把文学作品单纯作为政治宣传品,而是发挥文学的多重功能;不再把重点放在叙述战争经过和场面上,而是着力刻画一两个或若干个典型人物,深入剖析他们在战争中的内心世界;不再局限于军营和战场的小环境,而是扩大视野,把军人放在广阔的社会大环境下加以描写刻画;不回避现实矛盾冲突;不图解现成军事思想或演示某一战争规律,而是力求对题材进行历史的审视和深入的开掘,融入作者对战争与人、爱与死亡等永恒主题的哲理沉思,显示出把中国军人的英雄主义精神与人道主义精神统一起来的倾向。军事文学目前仍在发展,其思想品格与艺术风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