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对 :
名称源自宋玉的《对楚王问》,由传统对话体发展而来。吴讷《文章辨体序说》:“问对体者,载昔人一时问答之辞。”对话与问答是早期文章的结构方式,甲骨卜辞包含着人神之间的问对,《尚书》中《尧典》《皋陶谟》《洪范》等用问对的方式记载君臣议政。《左传》《国语》《战国策》也用问对的方式记载君臣或谋臣策士之间的讨论。《论语》《孟子》《墨子》等说理散文中也有大量的师徒等人的问答对话。《礼记》中的《曾子问》《哀公问》是以“问”为题的篇目。以上所述都是历史人物之间的对话实录,这是问对形成的基础。
虚构人物之间对话形式的出现,是向问对发展的关键。章学诚《文史通义·校雠通义》说:“假设问对,《庄》《列》寓言之遗也。”《庄子》寓言大都是由虚构的人与物之间的问对构成。屈原的《卜居》《渔父》都采用问对的方式结构全篇,假设问答以寄托作者之意,使问答对话由之前的记事和议论功能发展为抒情的文学手法。第一次以“问对”为题的是宋玉的《对楚王问》,借着对楚王的发问,宋玉讲了曲高和寡而招致众人诽谤的人生遭遇,标志着问对由结构篇章的手法正式成为一种文学体式。《文心雕龙·杂文》:“宋玉含才,颇亦负俗,始造对问,以申其志,放怀寥廓,气实使之。”
问对的特征是伪立客主,假相酬答。形式上与《尚书》《左传》及诸子对话体散文相近,实则性质不同,问对是将实录的对话体散文变为虚构主客问答的散体赋。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后人仿之,乃设词以见者,于是有问对之文,而反覆纵横,真可以舒愤郁而通意虑,盖文之不可缺者也。”后人模仿宋玉又生发出设论体,也成为中国古代士人抒发落魄牢骚的常用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