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诗派

    普罗诗派 :

“普罗诗派”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是新文学第一个十年中出现的无产阶级诗歌流派。普罗诗派的发展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1924年出现的春雷社和蒋光慈为代表,后期以诗人殷夫为代表。1923年邓中夏发表《贡献于新诗人前》,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对于新诗的要求,号召新诗人“从事于革命的实际活动”,在作品中“彻底露骨地将黑暗地狱尽情披露”,这成为“普罗诗派”的文艺宣言。1924年蒋光慈等人组织“春雷社”,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为阵地,出版刊物《文学专号》。1925年蒋光慈的《新梦》出版,标志着“普罗诗派”诞生。

中国新诗在第一个十年里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其中以蒋光慈为早期代表的普罗诗派显示出新诗与革命和人民群众结合的新方向。普罗诗派注重表现群众的觉醒与斗争,赞美社会主义制度,宣传共产主义理想,倡导无产阶级革命。代表性的作品有:瞿秋白的《铁花》,邓中夏的《胜利》,蒋光慈的诗集《新梦》《哀中国》。蒋光慈的诗歌充满澎湃的革命激情,全身心地高歌革命,诗集《新梦》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歌唱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诗集。

伴随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普罗诗派在新文学第二个十年迎来了新的高潮。1928年初蒋光慈、钱杏邨等人在上海成立太阳社,创办《太阳月刊》,与后期创造社呼应倡导无产阶级文学。太阳社及后期创造社成员纷纷加入其中,壮大了普罗诗派的实力。普罗诗派后期代表诗人殷夫的政治抒情诗,真切地描写了白色恐怖下觉醒的无产阶级英雄,注重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中国现代政治抒情诗趋于成熟的一个标志。

普罗诗派的政治色彩较为浓厚,诗歌大都取材于重大政治事件,直接反映现实斗争,以战斗的呐喊谱写工农革命运动的战歌。如郭沫若《血的幻影》《如火如荼的恐怖》等篇抒写革命情怀,表现了无产阶级坚毅不屈的战斗精神。作为20年代新诗发展的独特一支,蒋光慈、郭沫若等革命诗人以高昂的革命斗志、狂热的革命激情在诗坛上举起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旗帜,创立了“普罗诗派”,产生了广泛影响。特别是殷夫政治抒情诗的写作,奠定了中国现代政治抒情诗的基础。同时,普罗诗派继承和发扬了五四新诗反帝反封建的战斗传统,在题材、主题上有所创新。在题材上顺应无产阶级革命形势发展的要求,追求工农群众大我的解放话题,歌唱群众觉醒,描绘无产阶级的战斗。在主题上经受了革命暴风雨的洗礼,突破小资产阶级分子个人出路的探寻,转向更广阔的社会和人类出路的寻找。不可否认,普罗诗派崛起之时,整个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受到了“左”的思潮影响,普罗诗人的创作要适应于政治宣传。因此诗作过于注重情绪的宣泄,出现标语式的呐喊,艺术上比较粗糙。同时面对国民党对革命的破坏和对民主的压迫,为讴歌反抗斗争,批判抒发个人情绪的抒情诗,诗人往往将诗歌作为阶级斗争的武器,注重从政治口号出发,过分强调诗的社会功利性,忽视艺术的审美特征,部分诗作陷于公式化、概念化,从而导致激情昂扬的革命思想内容与粗糙的艺术形式之间的矛盾。

30年代初,普罗诗派逐渐沉寂。一方面迫于白色恐怖,太阳社、创造社宣布解散。另一方面,普罗诗派艺术技巧的粗糙和直露使作品不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然而作为20年代新诗发展中的无产阶级诗歌流派,普罗诗派对后来的诗歌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为您推荐

《战地莺花录》

《战地莺花录》 : 作者李涵秋。共24回,50万字。1918年开始连载于上海《新闻报》,1920年上海新民图书馆出版单行本,前有严独鹤、周剑云、范烟桥的序。它与《广陵潮》《侠凤奇缘》并列为李涵秋的三大代表..

川岛

川岛 : 浙江上虞人。192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留校工作,参与发起和编辑《语丝》周刊,并在《语丝》上发表数十篇杂文、随笔,与鲁迅交往甚密。抗战时期任西南联合大学常务委员会主任秘书,解放后一直任教..

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 : 以想象的江湖世界为表现空间,以凭借武技、仗义行侠的侠客为主要表现对象,凸显作者对侠义认知的小说流派。清末民初,受梁启超等人倡导中国武士道精神的影响,武术重新被重视,以文言武的武侠小说..

平剧改革

顾一樵

顾一樵 : 江苏无锡人。1915~1923年求学于清华学校。1923~1928年,求学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学电机工程科,获科学博士学位。1929年归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工学院院长、中央大学校长、中国政治大学校长、教育部次..

曹聚仁

曹聚仁 : 浙江浦江县蒋畈村(今属兰溪市)人。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1922年到上海,任教于爱国女中、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曾主编《涛声》《太白》《芒种》等杂志,和鲁迅交往甚密。抗日战争爆发后,任..

泡沫社

泡沫社 : 1935年8月5日,在左联的领导下,刘曼生等文艺青年在北平成立了泡沫社,谷景生担任社长。泡沫社积极宣传了左翼文化思想,团结发展了一大批革命青年开展救亡运动,出版了刊物《泡沫》。刊物每期对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