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 :
祖籍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后移居猗氏(今山西运城临猗)。陈赓少时即与长弟陈庾、幼弟陈膺齐名,元好问称之为“三凤”。屡试不第,以荫入仕,历任蓝田子午酒监、陕州盐场管勾。金亡入元,历仕帅府经历官、解州盐司判官、河东宣抚司参议官、河东两路宣慰司参议等职。至元初以疾辞官归乡,日与僧道游。至元十一年(1274)正月初六卒,年八十五。
陈赓为金元之际文人群体“河汾诸老”之一。风仪秀整,器量宏大,程钜夫称赞他“言论必本于理,喜怒不形于色”;为学“闳肆演迤,以力行为本,不棘棘章句,不矜矜自道”;为文“雄健雅丽,务极其意”“尤工行草书,得笔外意”(《故河东两路宣慰司参议陈公墓碑》)。金亡后,陈赓虽曾出仕元朝,但诗作仍表现出深沉的黍离之痛、故国之思,如《寒食祀坟回登临晋西原废寺二首》(其一):“前朝废寺枕山阿,尚有摩云窣堵波。故国已非唐日月,老僧犹指晋山河。年来筋力登临倦,乱后心情感慨多。石藓荒碑碎文字,他年更得几摩挲。”他目睹乱后废寺断砖残础、荒凉破败的惨景,将深沉的故国之思化入凄惨悲凉的画面中,幽思浓郁,感人尤深,近似杜甫的浓郁顿挫。山水诗也有较高的成就,如七古长诗《游龙祠》记载了平水神祠祭祀的盛况,具有民俗学的研究价值。
陈赓著有《默轩集》20卷、《坞西漫录》12卷、《嵩隐谈露》5卷、《敝帚集》10卷。今皆不传。元人房祺编选的《河汾诸老诗集》收录其诗20首。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一百三十七据胡聘之编《山右石刻丛编》收录其文《重建栖岩寺碑》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