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爵滋(1793~1853) : 近代政治家、诗人。字德成,号树斋。江西宜黄人。道光三年(1823)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陕西道监察御史、工科给事中。后任鸿胪寺卿、刑部右侍郎。他提倡经世之学。在学术思想上,主张经术致用,沟通和调和汉学与宋学,主张以汉学为径路,以宋学为依归,使学术成为"有用之学",反对"著书满家,而曾无一字之有益于今"(《汉宋学术定论》)。在政治上,密切关注现实,凡所建白,都切中时弊。在内治方面,主张澄清吏治,解决"官之无良",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减少"失业之民";对外也富于敏感,主张整顿军备,巩固国防。在鸦片战争爆发前6年,即提出靖海洋、严防禁,言"海有防守,洋有禁条,二者实相表里。夷性凶犷,洋人诡诈,柔而抚之,尤必刚而制之"(1834年奏疏)。1838年乃有著名的禁烟疏,即《请塞漏卮以培国本疏》,主张严禁鸦片。鸦片战争时著《海防图表》、《海防图说》,被誉为"一代伟人经世之学"。所以包世臣称他为"解事救时之君子"(《仙屏书屋初集年纪》载包世臣手札)。
黄爵滋在文学上也强调有益世用。他要求文应"内而身心,外俾世道"(《仙屏书屋四书文自序》),即有益于立身与治世。主张诗"发至情于歌泣,陈大义于死生,中有自得之真,外无他求之巧"(《云涛山房诗序》),即要有真实的内容。他不满意当时脱离现实的平庸诗风,表现出要求改革诗风的意向。曾说:"仆自顾力弱,障挽无由,思得一二贤豪,共明此道。"(《与李海初笺》)又说:"使如廉峰(徐宝善)诸君提倡于上,亨甫(张际亮)、四农(潘德舆)诸子相与奋发而周旋之,则斯道复兴之机也。"(《仙屏书屋初集诗录自序》)他的诗作如《抚州行》,蒿目时艰,反映现实可忧的情况。所以潘德舆说他"非有益于国之敷政、人之植行者,则不以命笔"(《仙屏书屋诗序》)。黄爵滋以言官成为当时清流议政的中心,又以翰林、考官等较高文职地位,与徐宝善一起成为鸦片战争前夕在京文士围绕的中心,如汤鹏、张际亮、潘德舆、叶名沣、孔宥函等都团结在其周围,"以气节相尚,赋诗酬唱,一时京师坛坫,称极盛焉"(吴昆田《孔宥函传》)。
文学著作有《仙屏书屋初集文录》、《仙屏书屋诗录》。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