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櫆(1698~1779)

    刘大櫆(1698~1779) : 清代散文家。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桐城(今属安徽省)人。年轻时入京,当时他的同乡方苞以古文负一时重望,见刘大櫆文,极为赞赏。乾隆时曾应博学鸿词科和经学科的荐举,都落选。后为黟县教谕,数年告归。
  刘大櫆是桐城派散文代表作家之一。他的《论文偶记》一书,在方苞义法论基础上,进一步探求文章的艺术性,他说:"故文人者,大匠也。神气音节者,匠人之能事也。义理书卷经济者,匠人之材料也。"他极重文的神气,说:"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至专以理为主者,则犹未尽其妙也。"又说:"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认为"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论文偶记》),世称为"因声求气"说。他自己善于朗诵古文,所以在这方面体会尤深。
  在桐城派中,刘大櫆文比较喜欢铺张排比。辞藻气势,较方苞、姚鼐为盛,而雅洁淡远则不如。《观化》、《息争》、《焚书辨》、《书荆轲传后》、《海舶三集序》、《马湘灵诗序》、《送姚姬传南归序》等,可以代表他的文章风格。《黄山记》、《游浮山记》,以刻画景物的详细具体和篇幅长大取胜,为方苞、姚鼐文中所未见。
  著有《海峰先生集》,包括文10卷、诗 6卷,又有《论文偶记》1卷。

为您推荐

林默涵(1913~  )

林默涵(1913~  ) :   现代文艺理论家。原名林烈。福建武平县人。1928年在福州高中师范科求学期间接受革命思想影响,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此后在福州、厦门、上海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35年曾到日本..

刘峻(463~522)

刘峻(463~522) : 南朝齐梁间学者、文学家。字孝标。祖籍平原(今属山东)。父刘珽,在刘宋时官至始兴内史。宋明帝泰始初年,今山东一带被北魏所攻克,当时刘峻尚在幼年,随母居于家乡,被人掠卖到中山(今河北定县),后来又被迫..

《辽诗纪事》

《辽诗纪事》 : 辽代诗歌及本事汇编。近人陈衍辑。陈衍先辑《元诗纪事》,他在《元诗纪事序》中说:"纪事之体,当搜罗一代诗作散见于笔记小说各书者,不宜复收寻常无事之诗。"辽、金两朝诗纪事是他继《元诗纪事》之..

刘大白(1880~1932)

林景熙(1242~1310)

林景熙(1242~1310) : 宋末诗人。字德阳,一作德旸,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咸淳七年(1271)进士。受泉州教官,历礼部架阁,转从政郎。宋亡不仕。元朝西藏僧人杨琏真伽挖掘宋帝陵墓时,林景熙收拾遗骨,葬于兰亭,..

刘基(1311~1375)

刘基(1311~1375) : 元末明初文学家、政治家。字伯温。青田(今属浙江)人。14岁入郡庠学《春秋》,后从郑复初学习宋代理学。元至顺二年(1331)中进士,授江西高安县丞。后又任江浙儒学副提举,因检举御史失职事受排挤,弃..

《辽诗话》

《辽诗话》 : 辽诗及本事汇编。清周春辑。周春(1729~1815),字芚兮,号松霭,晚号黍谷居士,又号内乐村农。浙江海宁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曾任广西岑谿知县。著有《松霭诗钞》、《辽金元姓谱》等。   辽代诗歌后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