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谚语 : 简练通俗富于经验或哲理的语句。《汉书·五行志》:"谚,俗所传言也。"《国语·越语》韦昭注:"谚,俗之善谣也。"《文心雕龙·书记》:"谚者,直语也。"诸说从不同方面概括了谚语的性质和特点。指出它是一种民间传世常言,内容富有教育意义,表现上采取直接陈述的方式。
中国民间谚语内容极为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①生产谚语。总结生产经验,包括气象、时令、耕作技术、家畜饲养、手工作业等内容。如"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春雨贵如油","蚕无夜食不长,马无夜草不肥"等。②社会谚语。反映阶级压迫和社会人情世态等内容。如先秦古谚:"兽恶其网,民恶其上。"汉谚:"千人所指,无病而死。"又如"一正压百邪","有钱能使鬼推磨","挂羊头,卖狗肉"等。③生活谚语。总结日常生活各方面的经验,反映人民的世界观、生活态度和道德观念。如"七十二行,种田为王","人穷志不穷","自称好,烂稻草","若要精,人前听",以及"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
现代流传的谚语多数是从旧社会来的,但也产生了许多新的谚语。如"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汗水浇,官气消","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等等。旧谚语中也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误观念。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家瓦上霜","命定八尺,难求一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等。
民间谚语形式短小,有的还押韵,讲究对称,具有诗的外形。研究谚语的专著有郭绍虞的《谚语的研究》(1948)等。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