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小戏 : 群众创作和表演的小型戏曲。中国民间小戏剧种繁多,遍及南北,语言唱调各有不同,充满乡土气息。它与民间风俗、社会风貌、民间文学传统有着密切关系,多方面反映了民间的世态人情和生活状况。
中国民间小戏在东南沿海地区发生较早,如福建的梨园戏、莆仙戏、老白字戏等,南宋时期已较成熟,但据有的学者研究,大量剧种发展于明末清初。在辛亥革命前后也有一批剧种形成。民间小戏的初期形态,十分简单,唱词很少,且歌且舞,多为乡间劳动之余的娱乐形式。后来由草台班、小歌班发展成半职业组织,开始串乡走镇进行演出,有的进入城市,受到地方大戏和城市文化的影响,在演出形式和剧目方面也日益复杂化。
民间小戏题材广泛,多为民间所熟悉的人和事以及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按其内容,大体可分生活戏、爱情戏、讽刺戏等。生活戏是表现日常生活的戏,多以人与人的关系为线索,剪取日常生活片断,构成富有情趣的情节,表现家庭、邻里、亲友间的纠葛及一般世态人情。如五音戏《王小赶脚》、《亲家婆顶嘴》,黄梅戏《夫妻看灯》、《推车赶会》,花灯戏《双接妹》,二人转《小两口回门》,吕剧《闹房》,晋剧《借髢髢》,二人台《走西口》等。还有反映船夫、难民、商贩、佣工、典当、讨债、借粮、劝夫、揽工、出口外、赶牲灵等内容的小戏。
在生活戏中,表现劳动生活是常见的内容。江西采茶戏《三仔子锄棉花》通过孤儿寡母的劳动,表现生活的清苦和度日的艰难。在告诫儿子的诉说中,指责了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祁太秧歌《割田》通过起早劳动,田头送饭,夫妻间互相埋怨的情节,展现了广大贫苦农民的生活处境。其他如五音戏《拐磨子》、泗州戏《拾棉花》、长沙花鼓戏《推谷》等,也都表现了劳动情景,溶进了穷苦农民对劳动的感受。在民间小戏中,这种劳动描写常常和被剥削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爱情戏中表现青年相爱的,如《打猪草》、《补褙褡》、《僧尼会》、《洪月娥作梦》等,这些戏共同的思想特点是反抗封建礼教,表达青年男女互相爱慕的心情和对婚姻自主的追求。它以逗趣、调情、表述心意等方式,在劳动生活的广阔背景下,抒发了对自由爱情的正当追求,塑造了许多大胆纯朴、令人喜爱的形象。表现鳏男寡女相爱的戏,大多具有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蔑视与反抗。如锡剧《双推磨》中何宜度与寡妇苏小娥的相爱,就唱出:"你帮我,我帮你,不怕冰霜!"表现封建制度下的爱情悲剧;如《庵堂相会》、《蓝桥会》、《站花墙》以及梁祝故事戏,它们多以严正的格调,悲壮的气氛,深刻地表现出封建制度的罪恶及其所造成的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同时也热情歌颂了广大妇女的反抗精神。
讽刺戏多以喜剧形式表现。这类戏题材往往涉及到社会的各个侧面。如讽刺吝啬与爱虚荣的《张三借靴》,讽刺贪鄙的《一文钱》,讽刺荒淫无耻图人妻女的《打面缸》,讽刺贪赃作弊的《小艾送饭》等都是优秀之作。在民间讽刺剧目中,还深刻地触及财主与穷人、地主与长工、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关系。如柳腔戏《寻工夫》通过喜剧的手法,将靠剥削为生、刻薄成性的地主婆讽刺得淋漓尽致。
民间小戏形式短小,人物一般为两小(小丑、小旦)或三小(外加小生)。以家庭生活为主的戏,有时还有老旦,老丑等;以社会生活为主的戏或讽刺戏有时人物较多,但大都以一人一事为主线,在一两个事件或生活片断中展开性格,并时常出现一些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如朴素善良的单身汉、 天真活泼的村姑、 温柔妩媚的仙女、机智风趣的货郎、 拈花惹草的相公、 憨厚勤劳的樵夫、诙谐戏谑的艄公以及刁恶蛮横的婆婆、性格开朗的脚夫等;也常出现一些反面的典型人物。
民间小戏情节的构成没有固定的程式,不追求尖锐的矛盾冲突,一般没有重大起伏。通常是采取单纯简明的方法,在生活的横断面里截取片断,以小见大。常见的矛盾冲突是买卖双方的纠葛,看园中的误会,搭船雇脚的矛盾,夫妻之间的劝戒,姑嫂之间的逗趣和男女之间的思念与爱慕等。一些气氛浓重的戏,常以分离、借讨、投亲等为线,述心境、表苦情,展示更广阔的生活面。
民间小戏具有鲜明的民主性,但也常有封建性的糟粕和庸俗的色情描写。小戏的语言朴素洗练,夸张幽默,对白活泼简练,多用方言口语,唱词明快自然,具有民歌和民间说唱的韵味。
民间小戏的研究,从30年代即有人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些戏曲史家、戏曲工作者,也多有调查和论述,尤以花鼓戏及华东地方小剧种的探讨较多。黄芝冈《从秧歌到地方戏》是较早的研究专著,近年民间小戏的选本有《中国民间小戏选》。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