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诗

    古体诗 : 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汉魏以来乐府诗原是配合音乐的,有歌、行、曲、辞等。唐人摹仿前代乐府而作,有沿用乐府古题的如李白《蜀道难》,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题的如杜甫"三吏"、"三别"、白居易《新乐府》,都已不合乐,实属古体诗范围。另外,唐以前即有以四句为单位的绝句,或称"古绝句",唐时也有作者,与讲究平仄的近体绝句不同,也属古体诗一种。
  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有一部分诗作开始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古体到近体间的过渡形式,或称"新体诗"。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如王勃《滕王阁》为古体诗,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声律上近似分押仄、平两韵的两首七言绝句。唐代律诗格律定型之后,诗人们的古体作品中更常溶入近体句式。如王维、李颀、王昌龄、孟浩然等人的五古中颇有律句、律联。歌行体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而有的诗作者则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李白、杜甫、韩愈等均有所创造。后来明、清学者自觉注意到古诗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现象。清代王士禛更认为古诗有平仄,于是赵执信、翁方纲等人专门研究古诗声调。他们的研究,对于诗歌创作时自觉区别古体、近体声律不无贡献,但由于忽视古诗实以自然音节为主,因此颇有牵强,以至被讥为"不见以为秘诀,见之则无用"(崔旭《念堂诗话》)

为您推荐

《古今小说》

《古今小说》 : 话本小说集。明末冯梦龙纂辑。后改名《喻世明言》,与冯氏的另二种话本小说集《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大约刻于泰昌、天启之际(1621左右)。天许斋原刻本不著撰人,仅署"绿天馆主人..

宫天挺

宫天挺 : 元代戏曲作家。字大用,大名开州(今河南濮阳)人。生卒年不详。他曾任钓台书院山长、遭权豪诬陷,虽然事情得以辨明,也不见任用。他与《录鬼簿》作者钟嗣成的父亲为莫逆之交,与钟嗣成幼时常得晤面。钟嗣成..

《古诗源》

《古诗源》 : 先秦至隋代的古诗选集。清代沈德潜(1673~1769)编选。全书14卷,收录诗作 700多首。沈德潜在序中说,诗至唐代为极盛,古诗又是唐诗的源头,所以"溯隋陈而上,极乎黄轩,凡`三百篇`、楚骚而外,自郊庙乐章讫童谣..

《格萨尔王传》

《古今文综》

《古今文综》 : 文总集。编者近人张相。字献之。浙江杭县(今余杭县)人。张相任教于浙江中学校时,感到缺少一部完善的国学读本,开始着手钞纂。后任职中华书局,专力此书,于1915年纂成,同年中华书局出版,共40册。   张..

宫体诗

宫体诗 : 南朝梁后期和陈代所流行的一种诗歌流派。“宫体”之名,始见于《梁书·简文帝纪》对萧纲的评语:"然伤于轻艳,当时号曰宫体"。但这种风格的诗歌,自梁武帝及吴均、何逊、刘孝绰已开其端。宫体诗..

《古诗选》

《古诗选》 : 汉代至元代五、七言古体诗选集。清代王士禛(1634~1711)编。王士禛是清初的诗坛盟主,以禅宗的哲理说诗,标榜"神韵",宣扬玄虚缥缈的"妙悟"和"兴会"。   《古诗选》的编选,意在阐明古今五、七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