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物赋形

    随物赋形 :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创作追求自然,把自然作为最高的创作境界。“随物赋形”表达的就是这种文学艺术创作自然观,在这种观念的背后,隐含着极其深厚的理论内容。

语出苏轼《文说》和《书蒲永昇画后》二文。《文说》云:“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书蒲永昇画后》评唐处士孙位的山水画:“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苏轼用比喻的方法,说明创作自然的重要性。

文学艺术创作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有感而发,无感不发,不可刻意雕凿,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苏轼论述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然问题,是从情感和表现两方面切入的。随物赋形涵盖这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情感的自然。任何创作都受情感的驱使,都有情感的推动,要依自己的情感来表达情感,千万不可为文而造情,否则创作出来的作品不仅情感失真,而且艺术性粗糙,不具有审美价值。苏轼所说的“不择地而出”“与山石曲折”“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就包含这一意涵。它从另一个角度揭示出文学艺术的真实性问题,文学艺术之真在于情感之真。真实是自然的应有之意。但是这种真并非任其丑朴,不加修饰,而是应在不违背情感真实的条件下开展修饰。②情感表现的自然。按照情感的指引真实地表现事物,以便更准确地表达情感。这很贴近随物赋形的表层意义。所谓随物赋形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描绘。苏轼确定的原则是“与山石曲折”“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随物赋形的背后存在着一定的艺术法则,苏轼的意图就是把握这种艺术的法则。只有掌握事物的变化法则,顺其自然而又恰如其分,文学家才能形象地表现形形色色的事物。这便做到了随物赋形。 随物赋形情感自然和情感表现自然两个方面证明了这一理论内涵的丰富性,对文学创作的价值不可忽视。

随物赋形作为苏轼确立的文学艺术创作原则,是对传统文学艺术创作理论的深化。从东汉王充的实录、班固的缘事而发到谢赫的应物象形、刘勰的随物以宛转,都是为文学艺术创作立法的过程。这一过程所阐发的每一种理论对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然与真实内涵都有开拓,但同时也都存在缺陷。王充的实录是历史真实,与文学关系不大;班固的缘事而发只是强调文学艺术应真实表现现实;谢赫的应物象形要求绘画作品要真实再现事物的形象;刘勰的随物以宛转则强调情感是随着表现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物赋形确立的创作自然和表现真实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理论的缺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为您推荐

理事情

理事情 : 用以概括诗歌的表现对象,即纷纭复杂的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叶燮认为理近于现象背后的本质与规律,事是事物和现象变化的过程,情指万事万物各自的情态,即所谓“夭矫滋植,情状万千,咸有自得之趣”,此..

诗中有画

诗中有画 : 语出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评价王维作为一个诗人,诗歌具有强烈的画趣;而作为画家,绘画将诗性的因素注入其中,画面充满诗意。诗与画融合,使..

汪兆铭

汪兆铭 : 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其父游幕于粤,遂著籍番禺。出生于广东三水。少时失怙,随长兄汪兆镛居。尝应府试,为案首。稍后考取留日法政速成科官费生。光绪三十年(1904)由速成科毕业,入法政专门学校。光..

穷而后工

才胆识力

才胆识力 : 用于概括诗人的主体素质。才是诗思产生的根基,胆指破除常规的勇气,识指艺术赏鉴水平,力指诗人自成一家的创造力。叶燮认为四者交相为济,缺一不可,但识居于首要位置,“使无识,则三者俱无所托”,无..

诗文评

诗文评 : 诗文评与诗文密切相关,但又不同于诗文体,有其自身的文体特征和独立的学科价值。诗文评以品读、品评、品说、品论、鉴赏、赏析、玩味等方式妙达文理,把评论者的感悟与认识以最直接、简约的方式..

《楹联丛话》

《楹联丛话》 : 梁章钜撰。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又字茝林,号茞邻,晚号退庵,福建长乐(今属福州)人,自称福州人。嘉庆七年(1802)中进士,历任礼部主事、礼部员外郎、内廷方略馆编修、江西按察使、直隶布政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