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中(1744~1794)

    汪中(1744~1794) :   清代学者、骈文家。字容甫,江都(今属江苏)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贡生,后绝意于仕进。
  汪中出身孤苦,幼年无力求学,由寡母启蒙。后因依书商为佣,才有博览经史百家书籍的机会。他禀性耿直,疾恶如仇,尤其能不囿时俗,讽谕权贵,对封建礼教和传统思想敢于立异说,标新论,因此被当世视为狂徒,使他受到种种冷遇和迫害。汪中一生坎坷,怀才不遇,他只得依靠当幕僚和卖文为生。
  汪中私淑顾炎武。为经世致用之学,在哲学、史学、文学方面都有一定成就。所作骈文,在清代骈文中被誉为格调最高。刘台拱《遗诗题辞》评为:"钩贯经史,熔铸汉唐,宏丽渊雅,卓然自成一家。"他27岁时所作《哀盐船文》,对扬州江面某次渔船失火时,人声哀号、衣絮乱飞的惨状和大火前后的氛围作了形象的描述,对船民的不幸遭难表示深切的同情,描写生动,文笔高古,杭世骏评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抒情骈文善于"状难写之情,含不尽之意"(李详《汪容甫先生赞序》),如《经旧苑吊马守真文》,对明末名妓马湘兰寄以同情、悼念,以自己的困顿随人之痛,与马湘兰的沦落风尘之悲相共鸣,表现出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士人对封建礼教的强烈愤慨;在《吊黄祖文》中,借古人祢衡"虽枉天年,竟获知己"的遭遇,写自己"飞辨骋辞,未闻心赏"的不平之叹,发出了"苟吾生得一遇兮,虽报以死而何辞"的强烈呼声;《狐父之盗颂》更是一篇愤世嫉俗之作,文中认为世俗所谓"盗",是"悲心内激,直行无挠"的仁义之士,相比之下,当世许多人"孰如其仁"!汪氏甚至直呼"孰为盗者?我将托焉!"感情强烈充沛,语言明快锋利。其他象《黄鹤楼铭》、《汉上琴台之铭》、《先母邹孺人灵表》、《广陵对》、《自叙》等篇,无论叙事抒情,都能吸收魏晋六朝骈文之长,写得情致高远,意度雍容,而且用典属对,精当贴切。他的论辩文章显示出"于时流不轻许可"(江藩《汪中记》)的胆识,如《妇人无主答问》中驳方苞即其例。他的论学著作或阐明古书通例,如《释三九》;或纠弹理学谬误,如《大学平义》;或表章周秦诸子之学,如《墨子序》、《荀卿子通论》,都是博学深思、独具卓见之作。王引之《汪中行状》总评其文说:"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著作有《述学》 6卷。《广陵通典》10卷,《容甫遗诗》 6卷。近人古直选其若干骈文作注,名《汪容甫文笺》,有人民文学出版社本。

为您推荐

通感

通感 : 文学理论术语,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

王观

王观 : 北宋词人。字通叟。如皋(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擢置高等。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神宗熙宁中,曾以将仕郎守大理寺丞,知扬州江都县事。在任时作《扬州赋》,神宗阅后甚喜,大加..

汪藻(1079~1154)

汪藻(1079~1154) : 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德兴(今属江西)人。崇宁二年(1103)进士。北宋时官至太常少卿、起居舍人。南宋时,官至显谟阁大学士、左大中大夫,封新安郡侯。   汪藻早年曾向徐俯学诗,中年..

《万首唐人绝句》

通变

通变 : 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实指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的关系。主要见于刘勰的《文心雕龙·通变》。在当时的文坛上,"竞今疏古"的风气盛行,普遍存在着"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的倾..

王符(85?~163?)

王符(85?~163?) : 东汉政论家、文学家。字节信。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与马融、张衡等著名学者友善。他是庶出之子,舅家无亲,所以在家乡受歧视;又不苟于俗,不求引荐,所以游宦不获升迁。于是愤而隐居著书,终生不仕。..

汪元量(1241~1317后)

汪元量(1241~1317后) : 南宋末诗人、词人。字大有,号水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或稍后,以词章给事宫廷,不久,为宫廷琴师。与柴望(著有《秋堂集》)、马廷鸾(著有《碧梧玩芳集》)等有交往。宋恭帝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