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方纲(1733~1818)

    翁方纲(1733~1818) :   清代诗人。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北京)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曾主持江西、湖北、江南、顺天乡试,又曾督广东、江西、山东学政,官至内阁学士。翁方纲精于考据、金石、书法之学,又是清代肌理说诗论的倡始人。
  翁方纲论诗的著作有《石洲诗话》,但他的基本见解,则见于专篇论文中。他的肌理说,实际上是王士禛神韵说和沈德潜格调说的调和与修正。他说:"今人误执神韵,似涉空言,是以鄙人之见,欲以肌理之说实之,其实肌理亦即神韵也。"(《神韵论上》)"诗之坏于格调也,自明李、何辈误之也。李、何、王、李之徒,泥于格调而伪体出焉。非格调之病也,泥格调者病之也。"(《格调论上》)又说:"其实格调即神韵也。"(《神韵论上》)翁方纲用"肌理"说来给"神韵"、“格调”以新的解释,借以使复古诗论重振旗鼓,继续与袁枚的"性灵"说相抗衡。
  翁方纲倡言"肌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儒学经籍为基础的"义理"和学问,一是词章的"文理"。他说:"士生今日,经籍之光,盈溢于世宙,为学必以考证为准,为诗必以肌理为准。"(《志言集序》)"义理之理,即文理之理,即肌理之理也。"(同前)他说:宋、金、元诗接唐人之脉而稍变其音。而明代诗人只是沿袭格调,并无一人具有真才实学,只有清朝经学发达,可以用经术为诗(《神韵论下》),这种主张,是当时统治者极力提倡经学、提倡考据学在文学上的反映。
  在"诗法"上,翁方纲主张求儒复古的旗号,他割裂引用杜甫诗句"法自儒家有",解释为"大而始终条理,细而一字之虚实单双,一音之低昂尺黍,其前后接笋,乘承转换,开合正变,必求诸古人也"(《诗法论》)。翁方纲的复古,不是尊唐,而是崇宋,特别推崇江西诗派的黄庭坚。他认为,"宋诗妙境在实处"(《石洲诗话》卷四),片面强调诗歌的考证作用和史学价值,把诗与"经术"、史料混为一谈。所谓"史家文苑接儒林,上下分明鉴古今。一代词章配经术,不然何处觅元音?"(《书空同集后十六首》)这是一种模糊文学特征的主张。


  翁方纲作诗共2800余首,主要可分两大类。一类是把经史、金石的考据勘研写进诗中的"学问诗"。这类诗多七言古诗,诗前有序或题注,这种序、注本身也是经史或金石的考据勘研文字。其诗几乎可以作为学术文章来读,往往写得佶屈聱牙,毫无诗味。如《成化七年二铜爵歌》等即是。时人洪亮吉批评他说:"最喜客谈金石例,略嫌公少性情诗。"(《北江诗话》卷一)另一类是记述作者的生活行踪、世态见闻或写山水景物的诗。这类作品也大半缺乏生活气息和真情实感。其中一些近体诗,偶有佳构,如:"客路旬经雨,林峦翠倚空。不知秋暑气,直与岱淮通。旧梦千涡沫,思寻百步洪。大河西落日,穿漏一山红"(《高昭德中丞招同裘漫士司农钱稼轩司空集云龙山登放鹤亭四首》其二),"秋浸空明月一湾,数椽茅屋枕江关。微山湖水如磨镜,照出江南江北山","门外居然万里流,人家一带似维舟。山光湖气相吞吐,并作浓云拥渡头"(《韩庄闸二首》),颇有宋诗的清空气味。
  翁方纲的著作有《复初斋文集》35卷,集外文 4卷,《复初斋诗集》42卷等。

为您推荐

文艺自由问题的论争

文艺自由问题的论争 : 30年代现代文坛上的一场文学论争。1931年底,《文化评论》创刊号,发表社评《真理之檄》和胡秋原的《阿狗文艺论》,以"自由的知识分子"的姿态,在批判国民党的"民族主义文学"的同时,也把矛头对..

《文艺阵地》

《文艺阵地》 : 现代文学期刊。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影响较大的文艺刊物之一。   《文艺阵地》由茅盾主编,1938年 4月16日创刊于广州,16开本,生活书店出版发行。初为半月刊。1938年7、8月间,广州遭日军轰炸..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 : 现代文学月刊。1946年 1月10日创刊于上海,郑振铎、李健吾主编。1947年11月出至第4卷第2期停刊,计出20期。自1948年9月至1949年8月,又陆续出版"中国文学研究号"上、中、下三册。该刊先后共出版23..

文艺大众化

《文学研究会丛书》

《文学研究会丛书》 : 现代文学丛书。文学研究会编辑。1921至1937年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它包括翻译和创作两部分内容,是中国现代出版最早、规模巨大的一套文学丛书。全套丛书共出125种,其中翻译71种(包括..

《文艺报》

《文艺报》 : 现代文艺期刊。周刊。1949年 5月 4日创刊于北京。最初系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会刊,至7月28日,共出13期。编者署"中华全国文学艺术报编辑委员会",主编实为茅盾,编委有胡风、厂民(严辰)..

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 : “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它"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文学研究会简章》),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均倾向于现实主义。   五四运动以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