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传说

    牛郎织女传说 : 中国民间著名传说。这个传说是中国过去封建社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活的艺术反映。它以封建家庭生活为背景,通过牛郎与织女结合又离散,只能七夕在天上相会一次的幻想性情节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家庭关系及其所造成的婚姻悲剧。


  传说中的主人公牛郎和织女是从牛郎星和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的。汉魏间,民间便有了这个故事。汉应劭《风俗通义》逸文引《岁华纪》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这大约是这个传说的较早面貌。后来故事中的天帝,被说成是王母娘娘,织女则成为她的外孙女,牛郎是人间的看牛郎。织女与牛郎婚配,并生一男一女,最后王母将其捉回,用发簪在她和牛郎之间划成一道天河。牛郎携儿女追逐,被河所阻,只能靠鹊桥每年七夕相会。每到此时,妇女集于瓜棚下,可听到他们相见时的哭声,喜鹊在这一天也因以身搭了桥而头上要掉毛。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用故事解释天上牛、女二星的:天上牛郎星身边的两个小星,为织女生的一男一女;织女星怀中还有个牛枷星,是夫妻吵嘴时牛郎隔河抛过来的;而牛郎附近的梭子星,是织女生气时打过来的,不过织女力气小,打得不准,所以梭子星并没有靠近牛郎。这种说法增加了传说中的生活色彩。
  牛郎织女传说,千余年来家喻户晓。它的源头,从《诗经·大东》中可以看到,如"跂彼织女","睆彼牵牛"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也有关于它的歌咏。故事在流传演变中,由原来的隔河相望,变成七夕鹊桥相会。溶进了人们对牛郎织女的同情,增加了理想的成分。但这个故事在民间口头上还常常生出许多变异的说法,有的与两兄弟型故事结合,把牛郎说成是被兄嫂虐待的弟弟;有的与羽毛衣型故事结合,把织女说成是天女下凡洗澡,老牛告诉牛郎藏匿织女衣服而成亲,最后织女找到衣服飞回天上,牛郎披上老牛皮,上天去会织女。当代记录的流传于内蒙古地区的《天牛郎配夫妻》中,老牛是帮助牛郎战胜哥嫂虐待的助手。故事的结尾,还有岳父考验这个牛郎女婿的情节。牛郎忘了织女嘱咐的话,结果被天河所隔。后世文人运用这个传说题材写成了《天河配》等戏曲,更扩大了它的影响。它与孟姜女传说、白蛇传说、梁祝传说被称为中国著名四大传说。
  牛郎织女传说,与七月七日的乞巧风俗结合非常紧密。《荆楚岁时记》较早记载了这个故事对风俗的影响:"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为您推荐

女娲神话

女娲神话 : 创世女神神话。女娲神话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造人。传说女娲揉团黄色泥土创造了人类。后来因为繁忙便引绳入泥浆拖拉甩动,飞溅的泥点变成了很多的人(见后汉应劭《风俗通义》)。   另一个是补..

欧阳玄(1273~1357)

欧阳玄(1273~1357) : 元代文学家。字原功。本欧阳修的同族而迁居潭州浏阳(今属湖南)。延祐二年(1315)进士,做过元朝中央和地方官吏40多年,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曾请求退休回乡,因中原道阻,未能成行,逝于大都。他认为古..

宁调元(1883~1913)

宁调元(1883~1913) : 近代诗人。字仙霞,又字太一。湖南醴陵人。曾参加华兴会、同盟会,编辑《洞庭波》等革命刊物。光绪三十二年(1906)末,自日本归国参加萍浏醴起义,次年初被捕,系狱三年。其间,与高旭等通讯联系,积极..

《尼山萨满》

怒族文学

怒族文学 : 怒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碧江、福贡、贡山等县。约23000余人(1982),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民族文字,使用汉文。其文学主要是口头文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怒族还保留着原始公..

欧阳修(1007~1072)

欧阳修(1007~1072) :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生平  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仁..

《聂隐娘》

《聂隐娘》 : 唐代传奇。裴铏所撰《传奇》中的一篇。写女侠聂隐娘的故事。聂隐娘为魏博大将聂锋之女,10岁时被一女尼用法术"偷去",教以剑术,能白日刺人,人莫能见,乃送归其家。而身怀绝技的聂隐娘,又自择一个仅会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