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子野(469~530)

    裴子野(469~530) : 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字几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省)人。裴松之的曾孙。少好学,善属文,初入仕为齐武陵王国左常侍。入梁后历任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等职。后被吏部尚书徐勉推荐为著作郎,掌国史及起居注,又兼中书通事舍人,掌中书诏诰。当时符檄,多出其手。大通元年 (527)转鸿胪卿领步兵校尉。死于任上。
  裴子野继曾祖先业,撰《宋略》20卷,沈约深为赞赏,说"吾弗逮也"。全书已散佚,仅有若干片断,见于《建康实录》、《通典》、《通》,以《文苑英华》所载《宋略·总论》较完整。此文陈述刘宋兴亡史,叙事简捷,明畅易晓。《梁书·裴子野传》称"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他曾著《雕虫论》,对当时"深心主卉木,远致极风云,其兴浮,其志弱,巧而不要,隐而不深"的文风进行批评。他的作品一般都质朴无华。如普通七年 (526)所作《喻虏檄文》:"今戎丑数亡,自相吞噬,重以亢旱,弥年谷价腾踊,丁壮死于军旅,妇女疲于转输,虐政惨刑,曾无惩改。"笔力遒劲,与堆垛典故的骈体差别甚大,颇有秦汉遗风。
  裴子野诗今存3首,其中《咏雪》较有情致。
  《随书·经籍志》录有《裴子野集》14卷,已佚。其诗文今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及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为您推荐

前七子

前七子 : 明代文学流派。弘治、正德年间,李梦阳、何景明针对当时虚饰、萎弱的文风,提倡复古,他们鄙弃自西汉以下的所有散文及自中唐以下的所有诗歌,他们的主张被当时许多文人接受,于是形成了影响广泛的文学上的复..

普米族文学

普米族文学 : 普米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兰坪、丽江、维西、永胜和宁蒗等县。约24000余人(1982),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文字。文学以神话、故事、民歌为最丰富。神话可分为创世神话、洪水神话和降妖神话等..

骈文

骈文 : 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或"骈俪文"的名称,出现颇晚。清代李兆洛《骈体文钞序》说:"自秦迄隋,其体递变,而文无异名;自唐以来,始有`古文`之目,而目六朝之文为..

裴度(765~839)

祁嶲藻(1793~1866)

祁嶲藻(1793~1866) : 近代诗人。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寿阳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端。   祁氏为学主张训诂,明义理,调和汉学宋学之..

普罗文学

普罗文学 : 见革命文学论争及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

《骈体文钞》

《骈体文钞》 : 骈体文总集。清代李兆洛编选。31卷。李兆洛(1769~1841)字申耆,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曾任安徽凤台知县。后主讲江阴书院20年。家富藏书。工诗古文,精考据,擅长舆地之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