谴责小说

    谴责小说 : 晚清小说流派。是在1900年以后繁盛起来的。清政府镇压了戊戌变法,出卖了义和团,内政反动腐朽已极,外交软弱无能,使国势衰微到了极点。具有不同程度改良思想的作家纷纷通过创作小说来抨击政府和时弊,提出挽救社会的主张。鲁迅概括这类小说的特点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中国小说史略》),故称之为"谴责小说"。
  谴责小说的题材和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近代社会的一面镜子。其中包括有官场、商界、华工、女界、战争等各方面,以写官场最为普遍。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主要内容也都是写官场的。
  谴责小说作家与革命派作家不同,他们虽出身于社会的中下层,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喜议论、抨击时政,但政治上不出君主立宪范围。因此他们在小说中所进行的谴责并不曾触及封建制度本身,也不触犯统治者的最高利益,不过是探寻治世的药方。李宝嘉将社会问题的症结归罪于官场,他的《官场现形记》对官场上上下下的大小官僚,暴露深刻,抨击有力,是晚清谴责小说中思想性和认识价值最高的一部。但他写作的目的,却是"专门指摘他们做官的坏处,好叫他们读了知过必改"(第十六回)。与李宝嘉同时的吴沃尧,则将社会种种弊端归罪于旧道德的消灭。他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有力地揭露了官场、商界、洋场这个鬼蜮世界,而其立意所在却是要说明"今日之社会,岌岌可危"的原因是"人心不古",要求"恢复旧道德"(《上海游骖录·跋》)。谴责小说主导倾向是鼓吹政治的或社会的改良,不赞成革命运动,只有《孽海花》微露同情革命倾向。
  谴责小说尽管在思想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但由于其基本内容是揭露和抨击清末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腐败、黑暗,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传统的封建文艺的樊篱,在当时发生了很大的作用和影响。
  谴责小说为了适应报刊连载的需要,缺乏较充裕、完整的构思和写作时间,故小说的结构不够严密,多属联缀短篇成长篇的性质,缺乏贯串始终的中心人物。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里的九死一生,《老残游记》里的老残,《孽海花》里的金雯青、傅彩云,虽为贯串全书的人物,但更多起着联缀故事的作用,或非全书实际事件的主人公,或为部分事件的主人公,都缺少完整的典型塑造,未能在根本上消除这个缺点。在表现手法上,"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缺乏含蓄,描写夸大失实,所写内容遂成"话柄"。但鲁讯称赞《老残游记》"叙景状物,时有可观",《孽海花》"文采斐然",个别小说如《九命奇冤》还受西方翻译小说的影响,用倒叙法来交代事情的前因后果,均属有成就的例子。

为您推荐

《普天忠愤集》

《普天忠愤集》 : 中日甲午战争时期诗文总集。编者孔广德,别号鲁阳生,山东曲阜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前后在世。编选和出版此书时寓居上海。光绪二十一年(1895)冬石印巾箱本12册。   《普天忠愤集》卷首朱印光..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 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作者陈森,据今人严敦易推测,其生卒年应在公元1797至1870年之间(《梅花梦与品花宝鉴》)。陈森,字少逸,江苏常州人,科举不得意,道光中寓居北京,经常..

裴子野(469~530)

裴子野(469~530) : 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字几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省)人。裴松之的曾孙。少好学,善属文,初入仕为齐武陵王国左常侍。入梁后历任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等职。后被吏部尚书徐勉推荐为著作郎,掌..

前七子

普米族文学

普米族文学 : 普米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兰坪、丽江、维西、永胜和宁蒗等县。约24000余人(1982),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文字。文学以神话、故事、民歌为最丰富。神话可分为创世神话、洪水神话和降妖神话等..

骈文

骈文 : 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或"骈俪文"的名称,出现颇晚。清代李兆洛《骈体文钞序》说:"自秦迄隋,其体递变,而文无异名;自唐以来,始有`古文`之目,而目六朝之文为..

裴度(765~839)

裴度(765~839) : 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宪宗元和时拜相,率兵讨平淮西割据者吴元济,封晋国公,世称裴晋公。后又以拥立文宗有功,进位至中书令。死后赠太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