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文学

    撒拉族文学 :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约有 96000人(1982)。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无文字。撒拉族人民在约 700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自己的神话、传说、故事、民歌、民间小戏等多种富有民族特色的口头文学。就其风格而言,既有本民族传统,又受汉族、回族、藏族文学较深的影响。神话《阿腾其根·麻斯睦》,以青年猎手麻斯睦和下凡仙女古尼阿娜(太阳的女儿)的一段奇巧姻缘为主线,描写了他们与九头妖魔莽斯罕尔惊心动魄的斗争。歌颂了青年猎手不避艰险,为民除害的高尚品质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此类作品还有《罗生布遇仙记》等。
  民间传说主要有《骆驼泉》、《格塞日和阿依阿娜》等。《骆驼泉》是撒拉族的族源传说,《格塞日和阿依阿娜》是以藏族英雄格萨尔故事为素材撒拉化了的英雄人物传说。
  撒拉族民间故事中童话有《巴斯》、《牧童、兔子和狼》、《巴哈阿吾》等;生活故事有《阿姑尕拉姬》、《尕拉阿吾》、《阿娜云红姬》、《皇帝夺妻》等,此外还有不少诙谐幽默、寓庄于谐的寓言、笑话。
  《对依委纳》(骆驼戏)是唯一保存至今的一出撒拉族民间小戏,一般在婚礼喜庆时演出。剧中人阿訇手牵着二人扮演的骆驼上场,与一蒙古人一问一答,讲述撒拉族从中亚迁徙到循化定居的全部过程。撒拉人非常珍视这出戏。
  民歌有"花儿"、"玉尔"(即"撒拉曲儿"以及伐木、打墙、拔草时唱的各种劳动号子。撒拉"花儿"属河湟"花儿"一类,用汉语演唱。但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令",如《孟达令》、《哎西干散令》等,其中衬词、衬句多用撒拉语,别具一格。
  撒拉族在举行婚礼时,新娘诵哭婚词《撒赫稀》等。民间艺人念颂祝祷词《乌热亥苏》。由于和周围各民族密切交往,回族的许多民间文学作品如《莫奈何》、马五哥与尕豆妹、《方四娘》,汉族的《孟姜女》、《蓝桥相会》等也在撒拉族中广泛流传。

为您推荐

散文

散文 : 文学体裁之一。其概念古今有所不同。古代指与韵文、骈文相区别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中国文学散文是从应用文字和学术论著(最早是经、史、子)发展起来的,而且它与应用文字和学术论著始终不曾脱..

三国两晋文学理论批评

三国两晋文学理论批评 : 三国、两晋时期,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由于老庄思想的广泛流行和外来思想的影响,使儒家思想"独尊"的地位发生了动摇;文学也挣脱了经学的桎梏,获得可喜的成..

撒拉曲儿

撒拉曲儿 : 撒拉族民歌形式之一。又名玉尔。广泛流行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以及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等撒拉族聚居区。   撒拉曲儿和"花儿"不冋,它是用撒拉语演唱的,语言古朴精练,保存了大量古代撒拉语语..

《散曲丛刊》

三国两晋文学

三国两晋文学 : 从东汉末的献帝建安年间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经过西晋短暂的统一和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南北重新分裂,东晋偏安江左,直到刘裕代晋建宋为止,共200多年时间,被称为三国两晋时期。   东汉末年的黄巾..

阮章竞(1914~  )

阮章竞(1914~  ) :   现代诗人。曾用笔名洪荒。广东中山人。1914年 1月31日生于一个贫农家庭。只上了4年小学,13岁当徒工,20岁失业后到上海,生活贫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一直在太行山革命根据地从事文..

散曲

散曲 : 兴盛于元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是在宋、金时的民谣俚歌的音乐基础上,在当时已很发达的说唱艺术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诗歌形式。早在词十分兴盛的北宋,就产生了与词不同的俚曲,同时,词调在民间的流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