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子

    曲子 : 唐诗是可以唱的,但过分整齐的句式,对音乐有很大制约。隋、唐时期,民歌非常发达,这些民歌在不断的演唱活动中,也就不断被加工、改造、完善、提高,而成为一种艺术歌曲。这种艺术歌曲,在当时被称作“曲子”,它已由简单整齐的绝句,发展为体制较大、句式长短错落的形式,这实际已经是词的先声。
“曲子”在隋代就已经产生了,并且已经流入宫廷。宋王灼《碧鸡漫志》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今天,我们可以定为隋代曲子的,就有《泛龙舟》《穆护子》《安公子》《杨柳枝》《河传》等好几个。
曲子在唐代大为流行,除了上面提到的《河满子》《竹枝词》《采莲曲》等以外,还有《五更转》《十二时》《十拍子》《杨柳枝》《浣溪纱》《望江南》《菩萨蛮》《虞美人》《鹊踏枝》《西江月》《拜新月》《倾杯乐》《南歌子》《鱼歌子》《生查子》《内家娇》等。
清光绪年间,在敦煌发现大量遗书,其中有不少唐代的“曲子”,被称为“敦煌曲子词”,计一千一百多首。这些曲子绝大多数是民间的歌唱,不仅形式更为清新活泼,反映的社会内容也更广泛丰富。

为您推荐

鼓吹乐

鼓吹乐 : 我国传统音乐中,以打击乐和吹奏乐器为主的演奏形式。它大约出现于汉代,是中国音乐中的一个重要乐种。 鼓吹起自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现在仅有一条资料说它起自汉代,《乐府诗集》引刘《定军礼..

胡笳

胡笳 : 很多人听说胡笳这种乐器,都是从读了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开始的。 胡笳,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的少数民族地区,最早的胡笳,就是把芦叶卷起来吹,《太平御览》引《蔡琰别传》说:“笳者,..

鼓词

鼓词 : 明代中叶以后,说唱音乐逐渐演变成北方的鼓词和南方的弹词对峙的局面。 明、清时期,鼓词在北方大量流行。成为北方重要的说唱音乐,它可以追溯到唐代的变文和宋代的鼓子词。明代初年民间流行..

踏歌

佛教音乐

佛教音乐 : 佛教是起源于印度的宗教,但它的影响所及,几乎遍及全球。它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国的哲学、文学和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艺术上,它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是绘画、雕塑和音乐。..

小舞

小舞 : 小舞,是周代雅乐中重要性仅次于“六乐”的六个乐舞。因为六乐又被称为“大舞”,所以这六个乐舞被叫做“小舞”。《周礼·春官·乐师》说:“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凡舞,有帗舞,有羽..

小曲

小曲 : 小曲是明代兴起的一种通俗演唱形式,它是在各地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又被称为“俗曲”,实际上就是明、清时期的通俗歌曲。 原汁原味的民歌,是下层百姓歌唱生活、抒发情感的艺术,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