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鼗 : 弦鼗是秦代出现的弹弦乐器,虽然没有实物留传,但它在我国器乐史上的地位却非常高。
先秦时期的弦乐器,都是放置在桌上或架上(也可以放在石上甚至膝上)弹奏的,没有出现抱在怀中演奏的弦乐器,所以在行进中或马上几乎无法弹奏。
据说秦始皇修筑长城的时候,民工们非常辛苦,又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他们就编唱了许多民歌,来抒发自己愤懑和感情。没有伴奏的乐器,他们就把一种叫鼗的鼓改制成了乐器。
鼗鼓,就是现代的巴浪鼓,不过要大得多。它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有一个长长的柄,一是鼓的两旁各有一条短绳,系有珠子(称两耳)。它的敲击方法是握住长柄,左右转动,珠子就敲响鼓面。修长城的民工们,把鼗鼓调过来,把鼓面当成音箱,在长柄上安上弦,一种新的乐器——弦鼗就诞生了。
弦鼗的出现,改变了我国弦乐器中没有抱于怀中演奏一类的现象,意义和影响非常巨大,此后出现的阮咸、三弦、月琴、秦琴等乐器,都是从弦鼗演变出来的。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