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拿天鹅/古曲 : 《海青拿天鹅》是中国古代琵琶名曲。大概在宋末元初就出现了。元代杨允孚《滦京杂咏》中有诗说:“为爱琵琶调有情,月高未放酒杯停。新腔翻得凉州曲,弹出天鹅避海青。”原注:“《海青拿天鹅》,新声也。”表明这首乐曲在元代已出现,是现今所知流传年代最早的琵琶曲之一。
海青又叫海东青,雕的一种,是一种猛禽,猎人用它来捕猎天鹅等鸟类。此曲描绘勇猛的海青在天空与天鹅交锋,经过激烈的搏斗,将天鹅击落的情景,反映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狩猎生活。
此曲在明代简称《拿鹅》,明代琵琶名手张雄以善弹此曲著名。1818年刊行的华秋苹编《琵琶谱》、1895年刊行的李芳园编《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均载此曲,称《海青拿鹤》。1926年刊行沈浩初编《养正轩琵琶谱》所载曲谱较为流行。
此曲属武套乐曲,但要求运用文套技法较多,左手多用吟挽,右手讲究音量、音色的控制。凡轮子弦带挑缠弦时,将缠弦在品上摆动,表现天鹅鸣唳之声,并多处运用拼弦、扫弦技法,以描绘海青与天鹅搏斗的激烈场面。
全曲共十八段,除引子、尾声外可分四大部分:
散板的引子舒展平稳,描写辽阔的草原,天苍野茫、风急云卷。
第一部分以生动多变的节奏结合旋律上的调式交替形成色彩变化,表现海青飞翔空中,找寻猎物,抖羽展翅,左右盘旋的姿态。
第二部分着重刻画海青的矫健勇猛。其中一个以切分扫弦演奏的刚健有力的海青主题作为“合尾”多次出现,它与穿插其中的旋律形成对比,互相烘托,从不同侧面塑造了海青的形象。
第三部分运用音区对比的手法,旋律灵活流畅,描写海青穿云破雾,盘旋翱翔。这里,海青主题反复出现,使海青的音乐形象更为鲜明。
第四部分是全曲高潮,琵琶在不同音位上运用拼弦技巧,绘声绘色描绘了海青与天鹅的搏斗和天鹅被扑击时的惊叫声。最后海青主题音调再现,象征海青击落天鹅,取得胜利。
尾声以民间曲牌《撼动山》《五声佛》为素材模仿吹打,描绘猎手带着海青满载而归的情景。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