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谦

    赵之谦 :
赵之谦又是一个成就极大而颇有争议的书家。晚清书坛,力学北碑,革新最大胆、最成功的非赵之谦莫属。他和何绍基一样,也是学颜入手,然后参以北碑,形成一种新的风格。所不同的是,何绍基是魏底颜面,而赵之谦是颜底魏面。说得通俗一点,是何绍基以北碑的笔意结体来改变颜字,而赵之谦则是以颜的笔意结体来改变北碑。方板遒劲的魏体,变得婀娜多姿了。这应该算是一种成功的尝试,但也正是这一点,引起康有为、马宗霍等人的不满,认为他的字“气体靡弱” ,“取悦众目” 。
赵之谦(1829-1884), 初字益甫, 号冷君; 后改字㧑叔, 号铁三、憨寮、又号悲庵、无闷、梅庵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居所名 “二金蜨堂” “苦兼室” ,有时也用以题字画。曾做过江西鄱阳、奉新知县。工诗文,擅书法,善绘画,精篆刻。他的字楷书初学颜真卿,后参以北碑,所以他的楷书带有非常浓厚的魏碑意味。他甚至用魏碑笔意作行、草。篆、隶初法邓石如,后自成一格。篆有隶意,用隶书的方笔,结体疏密相间,奇倔雄强。隶书又有篆意,别出时俗。符铸说他的字“用笔坚实,而气机流宕, 变化多姿, 故为可贵” ,评价很高。但康有为却说: “㧑叔学北碑,亦自成家,但气体靡弱。今天下多言北碑,而尽为靡靡之音,则㧑叔之罪也。 ” ( 《广艺舟双楫》 )马宗霍《霋岳楼笔谈》说: “㧑叔书家之乡愿也(儒家称不辨是非的老好人为乡源)。其作篆、隶,皆卧毫纸上,一笑横陈,援之不能起,亦自足动人。行、楷出入北碑,仪态万方,尤取悦众目。然登大雅之堂,则无以自容矣。”
他的传世书迹很多,今不一一列举。

为您推荐

王文治

王文治 : 清乾隆朝,刘墉与王文治书齐名。刘墉喜用浓墨,胜在气势; 王文治喜用淡墨,胜在风神。刘墉曾为体仁阁大学士,相当于前代宰辅;王文治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探花,当时就有“浓墨宰相” “淡墨探..

张裕钊

张裕钊 : 康有为在书法上的造诣是很高的,在书法理论研究上也独树一帜,其《广艺舟双楫》尊碑抑帖,对近代书法影响很大。但是全凭个人喜好,评人评书,往往失当,或扬之太过,或贬之太甚。晚清书家张裕钊..

刘墉

刘墉 : 戈仙舟学士,是刘墉的学生,又是另一位著名书法家翁方纲的女婿。有一次,他把刘墉的字拿给翁方纲看,翁方纲很不以为然地说:“回去问你老师,哪一笔是古人的。” 戈仙舟把话告诉了刘墉,刘墉说:..

张瑞图

杨沂孙

杨沂孙 : 篆书在清代复兴,名家辈出,风格各异。杨沂孙的篆书,可以算是独树一帜的。他的名气很大,留下的生平资料却很少,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他篆书艺术的欣赏和学习。 杨沂孙(1812-1881),字子舆,一作..

莫友芝

莫友芝 : 莫友芝中举以后,即屡试不第。道光十八年(1838),他与贵州另一个大儒郑珍一起,受聘编撰《遵义府志》四十八卷。道光二十一年(1841)书成,“精炼而无秕,周密而罔遗” ,被梁启超誉为“天下府志..

倪元璐

倪元璐 :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 “明人无不能行书者,倪鸿宝(即倪元璐)新理异态尤多。”什么是“新理”?就是打破有明一代规晋摹唐,毫无新意,甚至以上层官僚的审美趣味而兴盛的 “馆阁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