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寒蛩不住鸣 岳飞 :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在人民的心目中地位是非常崇高的,中国的文圣是孔子,武圣则是关羽或者岳飞。历史上的卖国奸臣多如牛毛,最被人唾弃的是秦桧,因为他杀害的是岳飞。
岳飞是历史上罕见的文武全才,在宋代,大概只有辛弃疾才能与他相比。但是辛弃疾却没有他差一点直捣黄龙府,收复北方失地,打得金兵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辉煌战绩。他三十九岁被秦桧害死于风波亭,堪称自毁长城的千古奇冤。
岳飞不仅是一位能征惯战、武功盖世的将军,而且是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词作,《全宋词》收录了三首,除了两首《满江红》(其中一首就是著名的“怒发冲冠”)外,就是这一首《小重山》。
岳飞早年创作《满江红》时,少年气盛,一腔热血,大有“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气概,但是,世事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主和派的势力相当大,因为他们的后台是宋高宗赵构。宋徽宗是他的父亲,宋钦宗是他的哥哥,如果真正做到北伐成功,真正迎还“二圣”,他这个皇帝是不是该让位呢?所以清代郑板桥就有诗说“金人欲送徽钦返,其奈中原不要何”(《绍兴》),他倒是看得很清楚的。另外,抗金的将领之间也相互猜忌,并不能很好地协同作战,处处掣肘,处处使绊,使岳飞苦闷不已,他已经唱不出“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了。虽然仍然坚定地要“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但是,大概也和辛弃疾“江南游子,断鸿声里,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样,有志同道合的知音难觅,一片赤诚报国的丹心谁表的苦闷。
这首《小重山》,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不过是以此入题,为下文张本。有人说,作者梦见自己率领部队转战千里,收复失地。想象力太丰富了一点。
接下来的“起来独自绕阶行”才进入正题。本来,半夜梦醒是很平常的事,接着睡就行了,相信许多人常常都有这样的经历。为什么在“已三更”,“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的时候会起来“绕阶行”呢?
“白首为功名”,是答案。这个功名,不是现在一般人理解的功名富贵,岳飞在《满江红》中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说明岳飞对平常的“功名”是没有放在眼里的。他看重的“功名”,是收复失地,还我河山。这和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中“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是一样的。
“故山松竹老,阻归程。”故山松竹已老,早就该回去了,但是,鞑虏未灭,功名未就,一直阻碍了归程。而自己这样的理想,自己这样的转战千里,出生入死,却并没有几个人能够理解,真正的知音太少了。一直到今天,还有人说岳飞是野心家,秦桧是大大的忠臣,真是可悲之极了。难怪岳飞会发出那样深深的感叹:“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了。
年轻的时候读岳飞的《满江红》,读得热血沸腾;年纪大一点读岳飞的《小重山》,才对他的落寞失望有更深的了解。我很欣赏缪钺先生在《灵溪词说》中那首论岳飞词的绝句:
将军佳作世争传,三十功名路八千。
一种壮怀能蕴藉,诸君细读《小重山》。
“一种壮怀能蕴藉”,应该是对这首词很精彩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