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交流

    文学交流 :

交流活动是人类最广泛、最重要和最复杂的行为之一,已渗透到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成为人类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对象和手段之一。文学交流是人类一般交流活动的特殊表现形式,对人类的交流能力有丰富和强化的反作用。交流是信息从A到B的传递及反馈行为。具体到文学交流的过程,即是以文学文本为中介,以实现文学文本的价值为目的的作者与读者间的信息交换过程。

文学交流所面对和力图揭示的,是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文学交流的内涵在于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双向影响关系。但传统的文学理论,一般只注重作者对读者的传播影响,即把作者、文本、读者的关系看作是由作者到读者的单向影响关系。随着一般交流学理论的出现,尤其是接受美学理论的成熟,由读者向作者的逆向反馈关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文学交流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般交流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与日常交流双方直接互动、语境固定等特点不同,文学交流是作者和读者双方共同面对文本的一种间接性的交流活动,是二人性与公众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当文学交流中的创造者与接受者各自面对文本时,其认知力、情感力、想象力等因素更加不受羁绊、运用自如,其开放的、诚恳的、积极的特性更易发挥出来。

文学交流以诉诸自由、完整的个性为目标,通过自我表露、自我确证,完成与想象中的对象的交流。交流一方以其对另一方的意识和愿望为参照,调整自我的意识与心态,以双方的关系为坐标,确定自我的位置,从而在增强个人交流能力、开阔交流视野的同时,达到将自己造就为社会中人的目的。个体间的呼应最终具有社会性的效力,文学交流的建设性效果由此呈现出来。

在文学活动中,文学交流过程大致包括文学阅读和文学批评两部分。文学阅读是以文学文本为中介的作家与读者的交流,文学批评是以阅读为中介的作者与读者、作者与批评者、批评者与读者的复合型交流过程。文学阅读和文学批评构成文学交流的两大环节。

为您推荐

互文性

互文性 : 由法国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J.克里斯蒂娃在吸收俄国文学理论家M.巴赫金的文本概念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后来经过R.巴特、G.热奈特、A.孔帕尼翁和M.里法泰尔等理论家的发展,成为当代文学理论中极具..

近代文

近代文 : 这一时期的旧文坛,仍以桐城派为正宗。但随着时代的巨变,新思想、新潮流的出现及新的政治力量的兴起,开始出现新的散文潮流,并不断发生重要的变化,直至过渡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 ..

《殷武》

《殷武》 : 全诗六章,共三十七句。《毛诗序》曰:“《殷武》,祀高宗也。”《孔疏》进一步解释:“高宗前世,殷道中衰,宫室不修,荆楚背叛。高宗有德,中兴殷道,伐荆楚,修宫室。既崩之后,子孙美之,追述其功,而歌此诗也..

文学阐释

文学性

文学性 : 1921年,在《现代俄国诗歌》中,雅各布森指出:“文学科学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也就是说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文学性是文学的本质所在,也是文学区分于非文学的标志。雅各布森..

邵瑞彭

邵瑞彭 : 浙江淳安人。毕业于浙江优级师范学堂,青年时期先后加入光复会、同盟会,任同盟会浙江支部秘书。1912年出任众议院议员,以秉公耿直著称,曾帮助孙中山讨袁。1913年加入南社。1914年春被聘为清史馆..

《长發》

《长發》 : 全诗七章,共五十一句。《毛诗序》曰:“《长發》,大禘也。” 《郑笺》补充:“大褅,郊祭天也。”整首诗以歌颂成汤为主,追述先王功业,塑造了商王朝创造者成汤的神勇形象。语言形象生动,内容凝炼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