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陵 :
山东黄县人。11岁随家迁往哈尔滨,13岁开始创作章回体长篇小说《虚生一年漂流记》并在《青岛时报》上连载。20世纪30年代,曾办《大同报·满洲新文坛》副刊。1935年写成小说《宝祥哥的胜利》,1936年6月发表在上海《文学》杂志第6卷第6号上,署名“梅陵”。同年,他离开东北到上海。1937年与杨朔一起创办北雁出版社。
全面抗战爆发后,经华北前线到延安,沿途目睹了战乱中流离失所的难民啼饥号寒的凄惨景象,也亲见无数热血青年为民族自救出生入死的悲壮。写了一系列的散文、报告文学,后取名《红豆》结集出版。
1939年以第五战区政治部设计委员会委员兼主任秘书和宣传部长的身份,出入枣阳、随县前线,目睹了国军将士骁勇善战、英武刚烈的悲壮情景,写成报告文学《突围记》,给后人留下抗战史上生动、精彩的真实画卷。报告文学集《边声》(后改名《从东北来》)根据东北人民抗日的故事写成,影响甚巨,推升了他在文坛的声望和知名度。不久来到桂林,开展大后方文化工作,还奉李宗仁之命,创办前线出版社,自任总编辑。另外主编杂志《笔部队》,主张“笔杆枪杆化”。
1948年11月由上海赴台湾。1949年任《民族报》副刊主编。1954年任高雄县立林园中学等学校教职。1971年在成舍我帮助下,到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教授《文学概论》。20世纪80年代初,辞去一切社会职务。
《大风雪》(四部)、《莽原》、《觉醒的人》等是他重要的长篇创作。短篇小说以《国境线上》《伙伴》《小歌女》等为代表,另有自传性作品《生命的自觉》。文坛实录《抗战前夕的上海文坛》《我熟识的三十年代作家》等,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史料。1974年台湾智燕出版社出版的《孙陵自选集》对于研究孙陵和中国现代文学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