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

欣赏:【欣赏】指对文学作品吟咏、体味。
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
’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
再听时,恰喝到,‘只为你如花美誉,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
又听道:‘你在幽闽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誉,似水流年’八个宇的滋味。
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秋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
仔细村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具体地描述了林黛玉进行文艺欣赏的全过程,从感知、沁入到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是她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情积累,进行联想、想象和艺术再创造的结果。
一般地说,要打动读者,能引起欣赏兴趣的,必须是内容与形式尽可能完美结合的优秀作品。
梁刘想《文心雕龙·总术》:“视之则铺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断章之功,于斯盛矣!”有引人注目的文彩,有动听的音律,有耐人导味的意蕴,有花香似的情思,象这样完美的作品,自然令人喜爱。
而那种徒有华美形式而缺乏思想感情的作品,是不可能引起欣赏者的兴趣的,又《文心雕龙·情采》,“繁果寡情,味之必厌”。
又《文心雕龙·丽辞》“碌碌丽辞,则昏睡耳目。
”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是读者想象、联想和进行艺术再创造的一种精神活动。
晋陶渊明《移居》;“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文学欣赏,虽侧重于感情的体验,但并不完全拒绝理念上的思考。
近人况周《风词话》卷一:“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起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
然后澄思妙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
吾性贺与相泱而俱化,乃真实为吾有而外物不能夺。
”认为欣赏词的方法,既要把词的意境缔构于自己的想望之中,又要做到身入其境,使思想感情打成一片。
文学欣赏又不是消极、被动的感知,而是积极主动的艺术创造,这表现为欣赏者结合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去感受、认识、补充和丰富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消曹雷芹《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事艳曲警芳心》写及林黛玉偶听《牡丹亭》曲于的情景:“这里黛玉见宝玉去了,听见众姐妹也不在房中,自己闷闷的。
正欲回房,刚走到香院墙角外,只听见瑞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
虽未留心去听,偶然两句吹到耳朵内,明明白白一宇不落道: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低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喝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风格不同的作品,给欣赏者的感显地受到晋葛洪的影响。
葛洪《抱朴子·广馨》,“贵远而贱近者,常人之用情也。
信耳而疑目者,古今之所患也。
是以秦王叹息于韩非之书而想其为人;汉武慷低于相如之文,而恨不同世。
及既得之,终不能拔,或纳谗而诛之,或放之乎亢散。
此盖叶公之好伪形,见真龙而失色也。
”又《抱朴子·尚博》,“百家之言,虽有步起,皆出硕儒之思,成才士之手,方之古人,不必悉减也。
球有汪涉玄旷,合契作者,内辟不测之深源,外播不圆之远流。
其所祖宗也高,其所细绎也妙,变化不系滞于规矩之方圆,旁通不凝阂于一途之逼促。
是以偏嗜酸咸者,真能知其味;用思有限者,不能得其神也。
夫应龙徐举,顾晒凌云,汗血缓步,呼吸千里,而蝼蚁怪其无阶而高致,驾账患其过已之不渐也。
若夫驰骤于诗论之中,周旋于传记之间,而以常情览巨异,以褊量测无涯,以至粗求至精,以甚浅揣甚深,虽始自此,讫于振素,犹不得也。
夫赏其快者,必誉之以好,而不得晓者必毁之以恶,自然之理也。
于是以其所不解者为虚诞,慢(l8u)诚以为尔,未必违情以伤物也。
又世俗率神贵古黄而殿同时,虽有追风之骏,犹调之不及造父之所御也:虽有连城之珍,犹谓之不及楚人之所泣也;虽有疑断之剑,犹调之不及欧冶之所铸也;虽有起死之药,犹谓之不及和、鹊之所合也:虽有超群之人,犹谓之不及竹帛之所载也,虽有益世之书,犹调之不及前代之遗文也。
是以仲尼不见重于当时,《太玄》见蚩薄于比肩也。
俗士多云;今山不及古山之高,今海不及古海之广,今日不及古日之热,今月不及古月之朗,何肯许今之才土,不减古之枯骨?重所闻,轻可见,受是不风的。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孟郊之诗刻苦,读之使人不欢”。
不同的欣赏者,因生活、思想、艺术等方面的修养不同,对作品的感受常有极大的差异。
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三,“《汲江煎茶》七律,自是清新俊逸之作。
而杨诚斋赏之,则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
’此等语,诚令人不解。
如调苏诗字句皆不落凡近,则何篇不尔?如专于此篇八句刻求其奇处,则岂他篇凡近乎?且于数千篇中,独以奇推此,实家之不得其说也。
岂诚斋之于诗,竟未窥见深冒耶?此等议论,直似门外所为。
”可见对苏轼《汲江煎茶》的感受和理解,翁方纲与杨万里(诚斋)有极大的不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