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管窥

[古汉语]管窥:

也作“管间”。

从管中看物。战国赵人公孙龙,禀性聪明,以博辩知名。能合同异,即以同一性否定差别性的客观存在;也能离坚白,即夸大事物的差别性抹杀其统一性。使百家困窘,众口语塞,自以为达到至高的境界。然闻庄子之言后,茫然无知而以为奇异。因请教于魏公子牟说:今闻庄子之言,我简直不能开口,是我的议论不如,还是智力不及?魏公子仰天大笑说;庄子之言,穷尽微妙,上可登天,下极黄泉,四面八方,无阻无碍,智不可测,玄妙而大通于物。今天以你之浅陋拘泥而想明察其道,“是直用管闚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这就如从管中看物,要想知天之阔狭,用锥子指地,想测地之深浅,不是太小了吗!)(《庄子·秋水》)后引申为:所见片面、见识狭小。

今沿用引申义。

《文化娱乐》:“这组印章融书画于一炉,以其富有金石趣味的线条,概括而凝练地刻画了西泠印社每一胜景的特征,很有艺术魅力。现将笔者管窥之见,略陈于次。”《团结报》:“对苏外交的一鳞半爪——宋子文档案管窥之四。”《光明日报》:“教师‘尊生’同样具有其重大的教育价值。在此,作者愿谈些管窥之见,以期争鸣。”

*《报刊文摘》:“那一纸合同是自我躬履的诺言,还是他敲诈对方的谎言,等等,是无人透过现象去管窥其实质的。”[管窥,是从管中看物,所见狭小片面,故常用为谦辞。今言透过现象去观察揭示其实质,则不容客气,也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当改“管窥”为“窥察”、“窥视”或直言“窥”。]

为您推荐

[古汉语]管见

[古汉语]管见:浅陋的见识,肤浅的见解。多用于自谦。晋代葛洪认为,真正的道家注重长期的修养,靠读一两篇道书是得不到真传的,而“管见之属,谓仙法当具在于纷若之书,及于祭祀拜伏之间而已矣。”(一些见识浅陋狭小的人,认为所谓..

[古汉语]广袤

[古汉语]广袤:广大宽阔。东西叫“广”;南北曰“袤”。古人通过观察天文的仪器圭表,观测日影,确定东西方位,根据太阳起落的位置,测定四季。“欲知东西南北广袤之数者,立四表以为方一里距。”(要知道东西南北的宽广,可以立四个..

[古汉语]瑰丽

[古汉语]瑰丽:珍异绚丽。汉和帝时,天下太平日久,奢侈之风日盛,王侯以下莫不如此。张衡宇平子,才高于世,作《二京赋》以讽谏。赋中以大量笔墨铺叙西京宫阙盛况之后,接着写道:“大驾幸乎平乐,张甲乙而袭翠被。攒珍宝之玩好,纷瑰丽..

[古汉语]圭臬

[古汉语]归省

[古汉语]归省:回家探亲。唐代诗人朱庆余与张景宣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张景宣参加科举考试,不幸而落榜,当其东归故乡时,朱庆余相送,赋诗一首赠别。诗中称他们的友情是崇高的,认为张景宣有才气,这是众所公认的,然而落榜被埋没,实在..

[古汉语]归宿

[古汉语]归宿:归向。战国时期,很多人成天推崇法制,但又无一定的准则,对于有能力而又贤德之士,他们既轻视又瞧不起。这是为了使其另搞一套,对君主的旨意,他们表面听从,具体则不执行,或随心所欲。“终日言成文典,反紃察之,则倜然无..

[古汉语]国殇

[古汉语]国殇:《楚辞》篇名,屈原所作《九歌》之一。战国时,各国争霸称雄。连年战争,多少青壮年为国损躯。屈原所在楚国也不例外,因追悼阵亡将士,写下此悼亡之挽诗。(《楚辞·国殇》)后引申为:为国牺牲的人。 今沿用引申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