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作“东道”。
主人。最初指东面道上的主人,后泛指。春秋时,晋侯、秦伯合兵围攻郑国,郑国危急。
郑文公派烛之武对秦伯说:秦与郑相距遥远,郑亡,秦若得郑地为边邑,必须超越晋国,而晋与郑相邻,晋所得者多,而秦所获少,两相比较,利害分明,何必非要用灭亡郑国来加倍增强晋国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放弃灭亡郑国之举,郑在秦东,可以作为秦国东面道上的主人。)则秦国外交使者的来往,郑国当可提供歇息之所,解决缺乏之物。更何况晋国贪得无厌,东边扩大,侵我郑国,西欲拓展,必损秦国,望君计议。
于是秦与郑订盟,留兵驻守以助郑。郑遂解围。
(《左传·僖公三十年》)
今沿用本义。
《社会生活》:“大家回去,明天下午2时四马路青莲阁碰头,不许迟到,小丁你通知罗老七,明天做东道主。”《中国旅游报》:“第二十五届奥运会的圣火熄灭了,却并未在人们心头淡化,它留给我们的除了中国排名第四的空前喜悦,还有东道主对这一盛会独特的安排,这集中表现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中国作家》:“东道主也是老同学,现在已是一家颇具规模的工厂厂长。”又省作“东道”,义同。《成都晚报》:“英队救东道一命,马报纸转骂为谢。”又“印尼羽毛球公开赛男单角逐,东道好手垄断八强。”又“法国网球公开赛爆玲,东道新秀淘汰伦德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