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端倪

[古汉语]端倪:

头绪、眉目。

春秋时,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超脱尘世,志同道合,相结为友。不久,子桑户死了,尚未下葬,孟子反、子琴张对着他的尸体鼓琴歌唱,相和欢乐。

孔子得知子桑户之死,派他的学生子贡去吊丧。子贡见状,大为惊异,问道:在朋友尸体面前,无伤痛哀哭,反鼓琴歌唱,这能算礼吗?孟子反、子琴张相视而笑,并说:大礼与天地同节,不拘于形式,存哀乐于胸中。

偏执儒生,不能领会其妙,是不知礼之深意!子贡回去问孔子:他们这种做法是否合乎礼仪。孔子回答说:他们是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他们和大自然结为伙伴,遨游于天地之间,不知道死生先后的分别,“反复终始,不知端倪”,(终结和开始反复循环,无法了解它的头绪),不同凡人。

(《庄子·大宗师》)后引申为:推测、捉摸。

今沿用本义及引申义。

①头绪、眉目。《法制文摘》:“小苗在现场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点线索,而三位师傅很快发现端倪。”《追求》:“在北京青年人挣钱热的潮流中,股票交易不过是刚露端倪,尚未展开。”《妇女生活》:“这也难怪,电视台真有本事,当李瑞英身怀六甲时,仍然让她出镜播音,而且拍摄技巧高得可以,没让观众看出一点儿孕妇的端倪。”

②推测、捉摸。郭沫若《游里加湖》:“十时顷下山,车行甚急,风景尤觉奇幻,不可端倪。”

*《光明日报》:“揭示严峻的社会问题以期引起疗效的注意型作品渐现端睨,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注型作品亦引人注意。”[“端倪”误作“端睨”。端、倪皆有“始”义,故“端倪”有“头绪”义。“睨”本义为斜视,字又作“倪”,故“睥睨”可作“俾倪”。“睨”无“始”义,“端倪”则不能作“端睨”。]

为您推荐

[古汉语]对簿

[古汉语]对簿:受审时核对起诉事实。汉将李广,陇西成纪人。孝文帝十四年,北方少数民族(匈奴)大举侵犯肃关,李广从军抗击,他杀敌英雄,射死和俘虏匈奴多人,由此当上了汉朝的中郎。元狩四年,大将军卫青将再次出击,李广多次要求一同..

[古汉语]娥眉

[古汉语]娥眉:也作“蛾眉”。 秀丽的眉毛。春天到了,阳光明媚,万物蓬勃生长,一派生机。那些爱国志士,忧思烦乱,神魂不定,与形分离。因感其誓死,哀而招之。魂魄啊,回来吧,不要再漂游他乡。东方有大海,水深流急;南方气候炎热,蝮蛇大..

[古汉语]饿莩

[古汉语]饿莩:也作“饿殍”。 饿死的人。魏惠王(因迁都大梁,故又叫梁惠王)对孟子说:我对于国家。真是费尽心机了。河内若遇饥荒,我便将部分百姓迁往河东,又将河东的部分粮食调往河内,河东遭灾也照此办理。而邻国没有像我这..

[古汉语]扼腕

[古汉语]而立

[古汉语]而立:三十岁。孔夫子主张以德治天下,德治就好比北极星一样,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而众星都围绕着它。如果用行政命令治理,用刑法约束,虽也能使百姓避免犯罪,但他们并不知犯罪之可耻。如果以德治天下,用礼来加以约束,百姓有..

[古汉语]恩赐

[古汉语]恩赐:上对下的赏赐。汉安成孝侯刘赐,字子琴,光武帝之族兄。更始帝时,为光禄勋,封广汉侯,后代大司徒,更始帝想派亲近大将巡行河北,不知派谁为好,刘赐推举文叔,即刘秀,认为独有他可用,更始遂拜光武为大司马,同时提升踢为丞相..

[古汉语]耳濡

[古汉语]耳濡:也作“耳播”。 经常听到、无形中受到影响。唐朝人房启,河南人,出身仕宦之家,先祖房融,武后时任正谏六宰;祖父房琯任玄宗、肃宗两朝宰相:父亲房乘任祕书少监,赠太子詹事。他从娘胎起,就已受祖辈之光,生养作息,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