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西厢记诸宫调》。
戏曲。金人董解元撰。
作者姓董,名已佚,“解元”非名,金元时代社会上对读书人的敬称。元人钟嗣成《录鬼簿》卷上说董是金章宗(1190-1208)时人,生平无可考。约略知其为人狂放不羁,蔑视礼教,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熟悉唐代传奇,宋代诗词和民间诸宫调。此曲即以唐代元稹《莺莺传》传奇小说为基础,并从李绅《莺莺歌》、宋代赵畴令《商调蝶恋花》鼓子词等作品中吸取营养而写成。
由不足三千字的传奇敷染而成五万多字的讲唱文学作品。在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结构、语言特色等方面均取得新的成就。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王实甫)有个艺术创作发展过程,董氏西厢记的出现,揭露封建礼教和包办婚姻的不得人心,歌颂青年要求婚姻自由的斗争,突出了反封建主题,同时成功地塑造了两组有着复杂联系而又互相对立的人物形象,对人物从外表到内心都作了生动刻划,张生已不再是对女性“始乱终弃”的簿倖儿,莺莺仍然温柔美丽,但已不再屈从于命运,形象较之传奇更为丰满;红娘、法聪和白马将军是崔、张的同情者和支持者。崔夫人、郑衙内、孙飞虎反面人物形象更为突出。董氏西厢结构宏伟,除说词之外,用了十四种宫调,一百九十三套组曲,采用夸张、比喻、烘托、倒叙等艺术手法,使故事从崔张巧遇起,经过闹斋、寺警、法聪传信、将军解围,西厢待月,客馆考红,长亭送别,村店惊梦,郑恒传谣,崔张出走,到最后崔张终成眷属为止,情节波澜起伏,曲折多致,引人入胜,具有很强的戏剧性。有说有唱,曲多白少,使用金代民间俚语,语言优美,朴实浑成。
直接影响王实甫《西厢记》的产生。董氏西厢明刻本数种,有黄嘉惠刻本两卷,万历屠隆刻本两卷,嘉靖三十六年张羽序刻本,天启汤显祖评本四卷,闵齐伋本四卷,又称《西厢六幻》本。清光绪刘世珩暖红室刻本四卷等。人民文学出版社凌景埏校注《董解元西厢记》,该本是以《西厢六幻》本为底本,参校多种版本排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