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斯特,M.

    普鲁斯特,M. :

生于巴黎一个富裕家庭,卒于巴黎。父亲是医学院教授,母亲是富有的犹太经纪人的女儿。从9岁起就开始犯哮喘病,终身为病魔所苦。中学成绩优异,毕业后于1889年当了一年志愿兵,1890年进巴黎政治学院学习法律,还在巴黎大学进修过H.柏格森的课程。他爱好文学,1895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学士学位,曾一度到马扎兰图书馆担任职员。青少年时代喜欢交际,兴趣广泛,忙于拜访友人、旅行和度假,是上流社会的时髦少年。他在这一时期注意观察和学习,为以后创作巨著《追忆似水年华》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他在德雷福斯案件期间站在É.左拉、A.法朗士等进步作家一边,属于德雷福斯派。
普鲁斯特的笔记本

普鲁斯特最初在一些报刊上发表散文和文章,并于1896年结集出版,名为《欢乐与时日》,由法朗士作序。作品描绘的是上流社会中游手好闲、百无聊赖的生活,显示出受魏尔兰式的象征主义的影响。他从这一年开始以第三人称写作《让·桑德伊》,其实完全是自传,从中可看出《追忆似水年华》的许多痕迹。这篇小说缺乏统一的结构,所以他没有写完就放弃了,直到1952年才有人将它整理出版。

与此同时,普鲁斯特在报刊上发表评论,包括他对英国艺术评论家J.罗斯金的《亚眠的圣经》和《芝麻与百合》的翻译和介绍。罗斯金认为艺术不是爱美者的一种消遣,而是一种“宗教”、一种哲学,它告诉我们世界的真相;美不是一种快乐的对象,而是一种比真实生活更重要的现实等。这些观点使普鲁斯特深受启发。他从1908年开始写作关于文学批评家C.A.圣伯夫的评论,至1909年末遭到出版商的拒绝而放弃,手稿到1954年才经人整理为《驳圣伯夫》出版。在这些评论中,普鲁斯特不认同圣伯夫的文学评论方法,因为他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观察作家,把作品与写作的人混为一谈。普鲁斯特反对这种方式,认为产生作品的是内心的自我,与作家显示给别人看的外在的自我不同。所以他要写一部作品来表现自己的真实生活,这就是从1909年开始写作的《追忆似水年华》。


普鲁斯普鲁斯特的墓地特一生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反复修改文稿直至去世,以毕生之力完成了《追忆的似水年华》这部杰作。小说没有令人难忘的故事和必需的情节,也没有刻意塑造的人物,而只是作者通过回忆来再现昔日的时光,也就是追寻并且重新拥有已经消逝的年华。这种回忆不是为了反映现实,而是对自己个人生活的流水账式的记录。小说的主题就是作者的一生,他在上流社会里的交往,特别是和女人的种种感情。这些事情本身并无奇特之处,但是由作者毫无保留地袒露出来却非比寻常。


《追忆似水年华》改变了小说的传统观念,革新了小说的题材和技巧,可以说是柏格森思想的文学化。它既是作者一生心理活动的记录,又是那个时代精神气质的组成部分。这种记录不像传统小说那样受到理性的限制,因而十分真实,但同时又不像J.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那样杂乱无章,而是记录了作者感受最深、最值得回忆的东西,所以非常感人。这部小说不是本义上的回忆录,不是回顾主人公的丰功伟绩或非凡经历,而是对人生的沧桑、情欲的变化、男女的悲欢等一切看似平凡却又永恒的现象,进行富于哲理的回想和评说。加上小说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宏伟深邃的结构和行云流水般的文字,连忌妒和恶习也叙述得娓娓动人,读来使人回味无穷。

为您推荐

杜阿梅尔,G.

杜阿梅尔,G. : 生于巴黎,卒于巴黎附近的瓦尔蒙杜瓦。杜阿梅尔毕业于大学医科和生物系,当过医生,1906~1908年组织了文艺团体“修道院文社”。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任《法兰西水星》月刊的文艺评论栏主编,..

普拉伊,H.

普拉伊,H. : 生于巴黎。父亲是木匠,母亲是修藤椅的女工。普拉伊最初当杂工,1923年进入格拉塞出版社做新闻工作,创作了《他们是四个人》(1925)、《每天的面包》(1931)、《世上的受苦人》(1935)、《士兵的面包》(1..

斯托,R.

斯托,R. : 生于西澳大利亚的吉拉尔顿。先后就读于吉拉尔顿小学、吉尔福德文法学校以及西澳大学和悉尼大学。大学期间即开始文学创作,毕业当年就出版第一部作品《闹鬼的土地》(1956)。随后的几年,先后在澳..

昆德拉,M.

格洛弗,D.

格洛弗,D. : 生于达尼丁,卒于惠灵顿。6岁时父母离婚,随母亲生活,自幼阅读了母亲和外婆收藏的很多文学作品,在母亲鼓励下,10岁开始学习创作。20世纪30年代,有《躲债六法》(1936)、《巴黎约定》(1937)和《诗十三首..

格诺,R.

格诺,R. : 生于勒阿弗尔,卒于巴黎。中学毕业后到巴黎学习哲学,加入超现实主义运动,但由于个人原因在1929年与A.布勒东决裂。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入伍,1951年当选为龚古尔学院院士。从出版小说《麻..

杜雅尔丹,E.

杜雅尔丹,E. : 杜雅尔丹参与创办了《瓦格纳评论》(1885),并且主持《独立评论》(1886~1889),写作了《爱情喜剧》(1891)等诗篇,他在《自由诗的第一批诗人》(1923)中自称是自由诗的首倡者。他写过戏剧三部曲《安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