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布勒多纳,R.de :
生于约纳省奥克塞卢瓦萨西村的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童年在乡村度过,11岁时来到巴黎郊区读书,后来回到家乡,在奥克塞印刷厂里当过学徒和排字工。1755年他重返巴黎,在多家印刷厂做工,同时开始写作,并利用工作之便印刷成书,后来竟成为一个多产的小说家,作品共有200多卷。此外他还写了17出戏剧,但从未上演。
拉布勒多纳善于反映下层民众的生活,作品主要有书信体小说《堕落的农民》(1775)。农民埃德蒙进城学徒,由于容貌英俊而成为侯爵夫人的情人,从此逐渐堕落,直至杀害有钱的寡妇被判处苦役,最后回到乡村死去。小说的书信体形式和感伤主义的情调,以及包含的乡村使人幸福、城市使人堕落的观念,显然与J.-J.卢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拉布勒多纳的作品大多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前夜的城市生活,如42卷的小说集《当代妇女》(1780~1785)和16卷的《巴黎之夜》(1788~1794)等。这些作品热衷于描写漂亮女人的艳史,揭露上流社会太太们伤风败俗的行径,把城市描绘成毒害人的陷阱,使她们与农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还模仿卢梭的《忏悔录》,写了长达16卷的自传体小说《尼古拉先生》(1796~1797)。不过这部作品除了企图表现卢梭的一些思想之外,还有大量关于父女乱伦之类的描写,因此其社会意义与《忏悔录》不可同日而语。他的《萨拉或一位45岁男人的最新艳史》(1783),描写一个妙龄女郎和一个45岁的男人的恋情,是一部出色的心理小说,被认为是他最好的作品。
拉布勒多纳被称为“爱看的猫头鹰”,因为他总是在闲逛,仔细观察巴黎的夜晚,是善于观察现状的优秀的小说家之一。他在晚年为出版《尼古拉先生》而耗尽钱财,最后死于坏疽。他的作品针砭现实、文笔酣畅,但在法国文学史上却被斥为“卢梭的猴子”。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批评界对他的评价才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