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维托芙,D. :
生于英国埃塞克斯郡伊尔福德。父亲是俄籍犹太人,原是一名神秘主义者,移民英国后改宗基督教,并成为英国国教牧师。莱维托芙自幼和姐姐一道,在家接受母亲的启蒙,未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曾在一家医院当过护士。1948年移居美国纽约,并于1955年加入美国籍。20世纪60~70年代,莱维托芙担任《民族》杂志的诗歌编辑,同时积极参与女性主义运动和反越战运动。80年代开始,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塔夫茨大学、华盛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高等学府任教。1997年因淋巴瘤并发感染离世。
自1946年个人的第一部诗集《双重形象》问世以来,莱维托芙在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共出版诗集30余部,其中《此时此地》(1957)、《我们脑后长眼》(1959)、《伤心的舞蹈》(1967)、《释放尘埃》(1975)等诗集的出版让她成功跻身于二战后美国一流诗人行列。她获得了雪莱纪念奖、勒诺·马歇尔奖、兰南文学奖、弗罗斯特勋章,以及古根海姆和国家艺术与文学基金的资助。此外,她还出版了各类译著、编著近10部。
莱维托芙的诗歌创作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她早年在英国生活期间的创作,以诗集《双重形象》为代表。这一时期的诗作深受浪漫主义和维多利亚时代感伤风气的习染,形式上较为传统,意境优美、情绪阴郁,主题多为自然、爱情、战争以及宗教神秘体验等。第二阶段从她移居美国开始一直到50年代底,以诗集《此时此地》为代表。她在这一阶段的诗歌产出并不丰富,但却酝酿着个人创作风格的巨大转变。尽管自然、爱情和自我意识等依然是她诗歌创作的主题,但她却将自己由一位“英国诗人”成功改造为一位“美国诗人”。莱维托芙诗歌创作的第三阶段横跨整个60~70年代,即她的政治诗创作阶段。越南战争成为这一时期莱维托芙关注的焦点,为此创作了《伤心的舞蹈》《释放尘埃》等多部诗集,并曾亲赴越南了解战争真相。她的反战诗歌通过具体细节表达对普通民众、战争受害者所遭受的无妄苦难的深切同情,同时强调个体参与在争取正义与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80年代之后,莱维托芙的诗歌创作进入第四阶段。在此阶段,她开始反思政治话语对个人创作的消极影响,并转而回归美学与宗教神秘主义。在《蜂箱门》《夜班火车》等后期诗集中,莱维托芙将基督教视为自然与个人、文化与族群的黏合剂,以大量强调超验体验的诗作传达了基督教教义对个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救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