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卡宁,T.R.

    帕卡宁,T.R. :

生于东南部港口城市科特卡的一个劳动人民家庭,卒于哥本哈根。没有在正规学校读过多少书,主要靠自己的勤奋与好学而成为作家。1925年开始创作,最初并未引起文坛注意,直到1932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工厂的阴影》才一举成名。小说根据他自己的部分经历创作,描述了青年工人的成长。帕卡宁也因此成为芬兰重要的工人作家。《祖国的海岸》(1937)是一部描写20世纪20年代末期港口城市大罢工的长篇小说。其他作品还有小说《黑色的狂喜》(1939)、剧本《恶魔》(1939)、短篇小说集《这个男人和红胡子的先生们》(1950)等。

帕卡宁晚年计划出版描写他出生城市科特加的命运和历史的长篇系列小说,1948~1952年完成了《晨曦》《同志们》和《胜利者和被战胜者》。由于脑溢血,他无法继续写作。1953年病情好转,又创作了一部诗集和一部自传体作品《我的童年》。

T.R.帕卡宁纪念碑

他的创作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寻找素材,以敏锐的眼光观察当时的芬兰社会,对社会中存在的非正义进行揭露和批判。他的作品给予劳苦大众以深切的同情,对社会弊端和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进行大胆的抨击,对一切事物总要透过现象去探索深层的社会原因。他的作品开阔了读者的眼界,为芬兰文学赢得了国际声誉。

为您推荐

《绿草茵茵,流水潺潺》

《绿草茵茵,流水潺潺》 : 小说的标题是一句誓言,也是口头禅,这句话讽刺了长久以来原住民遭受的来自白人的背叛。白人经常用“只要青草长在水长流”这句话来保证和印第安人订立的土地条约永远有效,但他们..

鲁特,A.

鲁特,A. : 生于赫尔辛基一个鞋匠家庭。只上过中学,当过汽车修理工、鞋匠、勤杂工、售货员和仓库保管员等。1968年开始成为专业作家。他坚持现实主义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方法,忠实地反映芬兰社会下层劳动人..

斯内尔伏,E.A.

斯内尔伏,E.A. : 生于赫尔辛基一个木匠家庭,卒于赫尔辛基。芬兰左派文化团体“基拉社”的成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从事芬苏和平友好协会工作而被监禁。1945年加入芬兰共产党,20世纪50年代末期脱党..

霍维宁,V.

伊顿,E.M.

伊顿,E.M. : 生于英国柴郡麦克尔斯菲尔德,卒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父亲是英国人,母亲为中国上海人,是一对英国传教士夫妇的养女。父母1863年完婚后返回英国,但因祖父母嫌弃、周围邻居歧视、家庭生活拮据等原..

《黑暗中的城市》

《黑暗中的城市》 : 与作者的另一部小说《光明中的城市》是姊妹篇。小说以瑞典极北部一个小城镇为背景,描写了在那里当小学教员的安德逊的生活遭遇。性格开朗的安德逊来到这个小城镇执教后,除了生活清..

基赫曼,C.

基赫曼,C. : 生于书香门第。大学毕业后当过文学编辑和评论员。20世纪5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用瑞典语写作。他的处女作长篇小说《当心,别迷醉》(1960),通过报纸主编对自己生存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描述,揭露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