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克特,F. :
生于施韦因富特,卒于诺伊泽斯。先后在维尔茨堡和海德堡学习法律和哲学。1809年曾欲参加奥地利军队对拿破仑作战,未果。1811年在耶拿获大学授课资格,讲授东方及希腊神话。1815年在斯图加特担任《晨报》编辑。1818年前往维也纳,学习阿拉伯、波斯和土耳其的语言和文学,与J.保尔、F.de la M.富凯、G.施瓦布和L.乌兰德等作家交往密切。1826年在埃朗根大学任东方语言学教授。1841年应普鲁士国王之召到柏林任教,直至1848年。后回到科堡附近他妻子的庄园诺伊泽斯,直至逝世。
吕克特早年的诗作接近浪漫派晚期风格,拿破仑战争期间曾以弗莱德玛·莱玛为笔名发表爱国主义诗歌集《顶盔带甲的十四行诗》(1813)。中晚期语言优美幽默,贴近现实生活,如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组诗《一名乡村官员之子的童年回忆》(1829)。两个子女路伊泽和恩斯特分别于1833年和1834年夭折后,吕克特以“伤逝之歌”为题创作了428首诗歌,寄托了自己真切的哀思,震撼人心。他的许多作品被F.舒伯特、R.舒曼、J.施特劳斯、G.马勒等人谱曲。
作为一名语言学家和翻译家,吕克特研读过40多种语言,是德国东方学的创始人。他曾翻译叙利亚诗人阿布·塔马姆收集的阿拉伯民歌、波斯史诗《列王纪》和《可兰经》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