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德里亚科夫,V.F. :
生于沃洛格达州,卒于莫斯科。父亲是人民审判员。童年在农村度过,1941年中学毕业后参军上了前线,1943年受伤后复员,做过中学教师和波多西诺夫区共青团书记。1945年到莫斯科,进入全俄国立电影学院艺术系学习,一年后转入高尔基文学院,1951年毕业后成为职业作家。自1948年起为苏共中央委员会成员,1964年进入《科学与宗教》杂志编委会。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成员。作品多次被搬上银幕,并被译成多种外语。
从大学时代开始创作小说,以中短篇为主,作品多发表在《星火》《新世界》《我们的同时代人》和《科学与宗教》等杂志上。处女作《我们排的战斗》(1948)取材于伟大的卫国战争。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的所有作品都遭遇了报刊检查,许多作品在作者去世后才面世,如小说《挤压生命的日子》《第七天》《冬娜·安娜》(1967~1971)、随笔《打猎》(1971)、《在共产主义的安乐岛上》(1974)等。
田德里亚科夫的创作主题主要集中在农村生活、学校教育、道德伦理和宗教探索这几方面。他笔下的主人公总是处于生活的“死结”之中,严酷的生存环境加强了情节的悲剧性,《不称心的女婿》(1954)、《坑洼》(1956)、《审判》(1960)、《三、七、爱司》(1961)、《短路》(1962)探讨的是人的精神追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中篇小说《伊万·楚普罗夫的堕落》(1953)揭示了利用权势和地位为个人谋求私利的精神堕落,这一问题在《蜉蝣命短》(1965)和《长眠》(1968)做了进一步的思考。对道德问题的浓厚兴趣使田德里亚科夫转向了宗教意识的研究,中篇小说《圣像显灵》(1958)、《安波斯托尔出差记》(1969)、《月食》(1977)思考和探究的是人的精神本质问题。70年代的几篇小说,如《毕业典礼之夜》(1974)、《惩罚》(1979)、《六十支蜡烛》(1980)等,关注的是道德教育对于培养人的重要性,认为一切教育原则的实施应以道德教育为基础,否则就会以失败而告终。晚期作品表现出作者卓越的讽刺才华,中篇小说《基捷日的清泉》(1977)以寓言的形式嘲讽了集权主义及其产物。中篇小说《革命!革命!革命!》(1964~1973)、短篇小说《在共产主义的安乐岛上》(1974)是作家与革命领袖们的系列对话,主要反映作者在创作中最关注的一些问题: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幸福及其代价、理想与现实、为了高尚的目标而实施暴力、爱与恨、人与宇宙等。
田德里亚科夫创作过几部长篇小说,如《死结》(1955)、《追逐飞奔的日子》(1959)、《与纳芙蒂蒂约会》(1964)、《黄粱梦》(1979~1982)。但最能体现他创作才华的是小体裁的中短篇小说和随笔,其独特风格的标志是复杂的心理冲突,主人公们所处的环境,人物之间的不断争执,戏剧性甚至是悲惨性的结局以及风景刻画的民族色彩。作者把小说与随笔的创作特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叙事风格细腻且自然。